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长沙花木走廊走向何方

发布时间:2024-08-16 16:10:39

市政、地产用苗木“断崖式”下降,花木市场持续低迷——

长沙花木走廊走向何方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倩 王文 王茜

从空中俯瞰长沙,一条花木走廊依偎在城东南。

北连长沙县黄兴镇、江背镇,东边接浏阳柏加镇,南至雨花区跳马镇。这条花木走廊犹如一条彩带,镶嵌在青山绿水间。

这也是我省“百里花木走廊”核心区。在市政、地产用苗木“断崖式”下降的当下,花木市场持续低迷。长沙花木走廊,该走向何方?

困顿的市场:工程用苗木锐减,行情跌到谷底

“卖不动了!”这是浏阳市柏加镇“苗二代”杨可这两年来最大的感受。

从去年10月卖掉一株精品罗汉松到现在,整整10个月杨可没有再开单,哪怕是价格并不昂贵的小型盆栽。

从父辈手中接棒苗木生意,杨可一家人见证了长沙花木产业发展。

长沙花木产业大面积种植已有40多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末,长沙一些山多田少的乡镇,引导农民以种植苗木等经济作物代替农作物。2000年,59个“中国首批花卉苗木之乡”中湖南占3个,长沙跳马镇和柏加镇均列其中。

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花木基地,一处苗圃就是一道风景。

“在2015年之前,无论种什么苗木都发财,当时城建和房地产发展迅速。”杨可说,镇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苗木生意,80%以上的苗木用于市政和房地产项目。

严重依赖工程用苗木是把“双刃剑”。动辄上千万元的工程单,让杨可父辈当起了老板,鼓起了腰包。然而,到这几年,政府过“紧日子”,房地产低迷,工程用苗木锐减,花木产业遭遇“寒流”。

长期经营工程用苗木导致产品结构单一。工程绿化常用的桂花树、银杏树、红桎木等,以及菊类、矮牵牛、三角梅、杜鹃等采购量大,苗农种起来“得心应手”。但长期在“舒适圈”打转,苗农对新品种、新苗木造型接受较慢。

缺精品、缺爆品,再加上苗农大多各自为战,缺乏对市场的预判,盲目跟风种植,导致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苗木市场遭遇了40多年来最冷的寒冬,采访中多名苗农表示。

长沙县苗木协会会长何迎春这样比喻:“如果以前是‘吃肉’,现在只有喝汤了。”他介绍,以前,工程用苗木占据整个苗木销售的80%;现在,这一比重下降到不足30%。

困在苗圃的人:压力大、经营难,在艰难中坚守

从种植到培育到养护再到销售,花木产业链带动的从业人员众多。

“如果父辈给你留下100株罗汉松,放在以前是笔巨额财富,现在却是‘烫手山芋’。”湖南蔚来园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苗二代”宋超说。

他介绍,一株15厘米胸径的罗汉松生长周期需10多年。现在市场行情走低,施肥、修剪、除病害等养护成本却居高不下,尤其是罗汉松造型,是笔不小的开支。“卖不出去但不得不继续投入,维持生长。”宋超苦笑着说。

优秀的苗木造型师一直是“刚需”,但这几年经营越来越难。

即便头顶“园艺设计状元”称号,跳马镇石桥村园艺师张意仍不敢松懈。“市场需求、审美、造型在不断变化,逼得我天天学、天天练,才能确保自己不掉队。”张意说,以罗汉松为例,以前市场喜欢板正款式,笔直树干,层次分明;后来,以凌乱、复杂为特点的罗汉松较受欢迎。而现在,丛林式罗汉松似乎占审美主流。

曾经忙碌的苗木经纪人,也不得不放慢脚步。张华就像村里的苗木“活地图”,谁家种了哪些树,他“门儿清”。张华穿梭在各个苗圃里,如同“做媒”,他总能眼光独到地找到“出挑”的苗木,迅速为其配到“婆家”,并将“媒人”红包收入囊中。

前些年,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让苗木经纪人火了一把。而这几年,互联网海量信息如潮水涌入,拿不到“独家信息”的张华“贬值”了。“以前可赚差价,现在客户和农户直接对接,我们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加之花木行业遇冷,经纪人生意更是雪上加霜。”

也有不少年轻人“逆势”入行。

出生于1992年的李姣,在职场打拼几年后选择回到家乡跳马镇,做花木直播。“用长沙方言讲解的内容,展示有识别度的苗木,体现苗木人‘打鸡血’般的日常生活,这3类题材的视频点击量和点赞比较高。”李姣说。

但线上流量直接变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李姣说:“视频主要起展示作用,毕竟,单靠个人、没有资本大规模推广,点击量有限,成交量也有限。”

困境中的行业:从卖苗木到卖服务,转型在路上

花木产业的“二次创业”,正在路上。

——从“大树”到“小树”,花木结构日益多元。

以前,苗农大多种植银杏、香樟等行道树。这几年,微景观、多肉等特色产品活跃起来。“只有找准定位才能差异化发展。”跳马镇石燕湖村龙燕夫妇摒弃以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品种,转而培育珍珠红,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珍珠红,奠定了龙燕夫妇在细分市场的“江湖地位”。

龙燕夫妇经营的育景园不远处,苗农易中全经营的多肉馆别有特色。“多肉养护简单,价格亲民,是很多家庭的新宠。”易中全说。

——从“路边”到“庭院”,花木服务逐渐个性化。

不再单一卖苗木,还为用户提供点对点服务。随着别墅、农家小院、大平层的兴起,苗农推出花园、阳台“花装”服务。 

上下游纷纷抱团。湖南蔚来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超介绍,公司组建的行业联盟,可提供从园艺设计到绿植选品到后期养护“一站式”服务。“我们还加入了全国的青年苗木联盟,大家互补互助抱团取暖。”宋超说。

“苗二代”杨可干脆把“养树”做成主营业务。“卖树是一次性的,但养树是长期的,是门细水长流的生意。”杨可请了十余位专业养护人。他算了笔账:以前市政绿化的养护费用每平方米从4元到8元不等,而别墅和私家庭院,每平方米养护费用可达12元。杨可团队梳理养护标准并在各个平台推广。“从卖苗木到卖技术,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从“卖树”到做旅游,产业融合步伐加快。

大的龙头企业往第三产业转型。在柏加镇汇智生态园,前院是苗圃展示基地,后院则盖起民宿,9栋民宿分布在花卉苗木中,别有意境。

抢抓乡村旅游、全域旅游机遇,汇智生态园配套开发餐饮、休闲娱乐、苗木栽培体验、研学等项目。“今年5月对外运营,高峰期9间民宿早早被预订,大厅接待了150桌客人。”负责人刘敏介绍。

有人在坚守,也有人退出。对于一些品类低端、经营不善的苗农,柏加镇引导零散的苗圃向农田转变。“市场有起有落,高效盘活土地资源,淘汰低端产能,这是市场规律,更是苗农所盼。‘以退为进’不失为走出目前困境一条出路。”浏阳市柏加镇镇长黄锦周表示。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