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79.98平方公里的奇迹——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建设成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1-10 18:05:37

黄婷婷

79.98平方公里,是长沙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试验田”面积。

长沙片区探索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

四年多时间里,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以下简称“长沙片区”)精耕细作,用不足长沙千分之七的面积,贡献出全市超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额,以及超三分之一的外商直接投资额。

播下特色产业“良种”,11项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43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的背后,“苗圃地”已成茂密“创新林”,结出累累“开放果”。

敢闯敢试,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改革,蕴蓄着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气和支撑。

从何着手?故事从一批闲置的工程机械设备说起。

冬日,在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区块,湖南中罡慧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湖南中罡”)停放着不同品牌、颜色各异的二手工程机械设备。

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进入存量时代,需要寻找新增长点。工程机械维修再制造,成为不少人争相角逐的新蓝海。湖南中罡创始人刘攀也不例外。

心动容易行动难。我国工程机械再制造出口普遍存在评估标准缺失、税收规则不明、行业融资困难等问题。

肩负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任,长沙片区突破层层阻碍,果断出手——

“单兵作战”,不如“抱团出海”。长沙片区搭台,组织主机及贸易企业联合开展再制造设备出口业务,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中试单。

不同于新设备,再制造产品折损程度不一。长沙片区从标准入手,先后发布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行业检测认证标准和评估标准。目前已发布团体标准8项,湘琼两省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工程机械再制造地方标准,提升湖南在全球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标准制定上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2022年,湖南省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出口行业联盟成立。2024年,我省首支专业工程机械评估师队伍持证上岗,为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设备出口探索新经验、贡献新方案。

制度创新突破行业堵点,刘攀的生意越做越大。湖南中罡工程机械维修再制造产品出口至中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2024年营收超2亿元。

眼下,长沙集聚再制造维修出口企业392家,每周都有再制造设备走出国门,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

工程机械维修再制造,是以制度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出口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装使用鉴定联动监管新模式”,全国首创,帮企业采取锂电池“分箱发运”模式扩大新能源汽车出口;湖南鸿翼模拟机培训基地开业,湖南省保税培训业态实现“破零”……

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加强集成式创新,长沙片区在全国自贸试验区“雁阵”中奋勇争先,共形成制度创新成果92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43项。

改革开放之力下,长沙片区已然成为营商沃土。

2024年6月,湖南省生物医药创新服务站在长沙片区成立,将国产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时限从143个工作日缩短至70个工作日,有力推动了相关重点产业项目的引进。

“长沙是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高地,来长沙就是最好的选择。”2024年,湖南华夏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落地长沙,从签约到揭牌仅半年多时间,公司董事长朱灏由衷感慨。感受到长沙的高速度和高效率,朱灏从“长沙客人”变成“长沙招商员”,引入迈克尔·莱维特、兰迪·谢克曼两位诺贝尔奖得主。

更多优质产业项目纷至沓来。2024年以来,玉湖冷链(长沙)交易中心、广汽埃安、中国联通中南院、中通货运航司总部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有力支撑全省发展大局。

“长沙片区将以更大决心和信心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探索新模式、塑造新优势,提升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显示度、贡献率和带动力,助力长沙迈向改革开放的高地,成为产业发展的热土。”自贸区长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谭浩然表示。

相隔万里,创新书写“非长”情谊

在一块创新试验的自由土壤上,播撒什么“特色作物”种子?

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中,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是湖南“独有”的战略任务。长沙片区是唯一将对非经贸合作作为主要任务之一的自贸试验区片区。

“2025年第一批自非洲进口的羊肉,1月就能抵达省内。”袁氏种业高科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万觉鸣说,零关税政策利好下,公司今年准备扩大马达加斯加羊肉进口。

马达加斯加的羊肉肉质鲜美、膻味小,在国内市场具有品质和价格双重优势。

2024年9月,袁氏种业从马达加斯加进口了一批冷冻羊肉,共50件900余公斤。这是2023年马达加斯加羊肉获得输华准入后的首批进口产品,也是中国首次从非洲进口羊肉产品。

以马达加斯加羊肉等为代表的非洲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离不开(长沙)中非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的积极推动。

2022年,全国首个中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落地长沙片区。基地收集、整理及分析非洲最新技术贸易措施,引导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为深化“非长”情谊作出积极贡献,在全国48个基地中被评为5个优秀基地之一。

受国际环境影响,非洲国家大多出现外汇储备下降、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当地货币贬值风险大,国内外贸企业利润缩水严重。

长沙片区大胆探索新型易货贸易模式,2024年新增了67单8543万元,成功地从“以货易货”拓展至了“以投易货”。

“对非贸易大有可为,我们愿意先行先试。”湖南建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娅琴介绍,近年来,公司完成塞内加尔花生进口等易货贸易,下一步,公司还将探索“工程换货”新模式。

2024年1月,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湖南拥有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平台,努力当好中非经贸深度合作的先行者、推动者。

中非经贸博览会两年一届,位于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馆“永不落幕”。南非红酒、卢旺达辣椒、肯尼亚鲜花……这里设有34个非洲国家馆和3个综合馆,涵盖了53个非洲国家。

雨花区块还牵头,组织非洲国家馆内十余家进口产品经销商,通过抱团组货的方式与南航物流展开合作,进一步压缩空运成本。原本通过海运进口的紫茶、牛油果等非洲好物,将“打飞的”直达长沙。

中非经贸总部大厦启动,已入驻60余家企业,预计未来3年实现对外贸易总额超700亿元;设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为中非经贸提供优质便捷金融服务;打通咖啡等非资源性产品进出口产业链,引入非洲商务商事机构;孵化非洲鲜花品牌,首次完成非洲鲜花转口贸易……

长沙与非洲万里情缘,经贸合作之路越走越宽。长沙对非贸易规模居中西部首位,覆盖非洲53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1至11月,长沙片区对非贸易123.8亿元、同比增长21.5%。

向世界敞开怀抱的长沙片区,更通过高水平建设国际青年创业港,吸纳各类国际化的高端人才来到长沙创新创业。

“我正在非洲见客户,准备把‘湖南特产’卖到非洲。”1月,来自非洲贝宁的乔力回到家乡,为自己在长沙注册的新公司到处奔走。

长沙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浩介绍,国际青年要留在湖南,办理工作签证,需要两年工作经验。长沙片区率先推出“创业签证”,挑选有意向、有资源的优秀外籍应届毕业生,由公安部门发放签证、并给予创业指导和帮扶。乔力便是2024年首张“创业签”的获得者。

目前,长沙片区依托国际青年创业港,成功孵化了14家创业公司。

借道出海,实现“湖南出海”“海南出彩”

1月3日,长沙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部署,2025年要加快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打造借船出海重要平台。

海南的优势是开放,湖南的优势是产业,湖南期待借道海南这个平台跳板,更好实现“引进来”“走出去”,有效解决湘企进口成本高、出口时效低的痛点。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应运而生。这是全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合作共建产业园,由长沙片区管委会、海南省东方市政府共建共管。

自2023年5月启动建设以来,两地携手创造“1个月签约、2个月腾地、3个月开工”的“湘琼速度”。

两地共建,如何实现“湖南出海”“海南出彩”?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333公顷,以“一园三区”布局,规划打造“先进制造业融合区”1个主片区和“非洲非资源性产品精深加工区”“黄金珠宝玉石加工集聚区”2个分片区,主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非洲非资源性产品加工及黄金珠宝玉石加工等三大产业。

2023年8月,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湘科集团3家湘企率先入驻。

冬日的东方市,海风正劲。湘科集团建设工地上,人才公寓、生产车间、物流仓库和综合楼正在封顶。

湘科集团进军海南,不止要建设特种装备科创基地,还将融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色文旅和会展业等多种业态,如国家体育总局射击运动中心冬训基地、中国首家大型IPSC竞技射击培训比赛场地、世界射击锦标赛场馆等,打造全新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4年4月,产业园第二批项目开工建设。

“海南有区位、物流和政策优势,东南亚、西亚是公司重要的业务版图,我们将在海南实现‘全球采、卖全球’。”吻野(海南)非洲坚果加工项目是第二批项目之一,负责人罗令松表示,未来,公司的坚果,将经历“非洲生长、海南加工、湖南销售”的神奇之旅。

2024年12月3日,产业园再传捷报——集中签约10个项目,开工4个项目,总投资68.4亿元。

签约项目中,湖南丰日电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4亿元,在海南建设新能源车及先进储能项目制造基地。“此次落户海南,丰日产品将更好地面向世界、服务全球!”项目负责人王亮说,企业看重的是海南交通区位优势和自贸港优惠政策,以及湘琼两省对入驻企业的大力支持和贴心服务。

为长沙片区管委会、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现场指挥部点赞的,不止一家企业。

“指挥部为企业着想,让我们放心大胆去海南投资。”湖南湘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项目负责人刘爱民表示,公司项目投产前需获得国家部委相关资质,指挥部协调海南省、市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来协助申请,并严把合同关,有效为企业规避风险。

建设产业园以来,招商组深入海南自贸港调研,拜访部门和园区,吃透相关政策,掌握产业现状,重点筛选一批市场在境外、原材料供应链全部或部分在境外的制造业企业,逐一拜访对接,了解企业发展瓶颈和规划,探讨合作契合点,确保企业不但能走出去,还能发展得更好。

“不只实现招商数量,更要实现企业‘借道出海’的效益。”长沙自贸临空区招商合作局局长、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现场指挥部招商组组长谭丽艳说。

作为湖南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重要跳板,产业园硕果频频“出圈”。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入驻项目27个,总投资119.5亿元。

“长沙片区将抢抓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实施和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契机,深化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新型易货贸易、国际青年创业、标准合作等集成创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高标准推进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高铁新城片区建设,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多自贸贡献。”长沙市委常委、自贸区长沙片区党工委书记周敏表示。

2025年,“试验田”成“高产田”的奇迹还将继续。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