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 新湖南客户端 1月17日讯( 通讯员 黄茂龙)今日下午,长沙市EMPC战略联盟签约暨一体化(EMPC)建造方式座谈交流会在湖南创意总部大厦C栋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政府部门、企业代表以及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聚焦智能建造领域科技创新,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在建筑行业寻求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传统建造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工程建设主体各自为政,导致沟通协作不畅、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与此同时,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倡导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此形势下,长沙市积极探索,创新提出了基于 BIM + M前提下的EPC,即EMPC模式。该模式整合了建设链条中的关键主体,构建起平等、共赢、共享的生产关系,实现了工程项目从设计、生产、物流、装配到施工的全流程贯通管控,有效助力行业降本增效。
活动现场,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跃先,湖南建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浩等领导莅临出席。湖南琨基建设集团总经理付慧娟、三一筑工总经理程伟华、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经理彭琳娜等作为 EMPC战略联盟签约嘉宾参与活动。此外,市住建局相关处室及局属单位负责人、各建设链条企业代表及行业协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活动伊始,举行了长沙市 EMPC战略联盟签约仪式。签约代表们共同上台签署协议,张跃先局长等领导见证并合影留念,标志着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三一筑工、湖南琨基建设集团三家企业正式携手,在智能建造领域开启深度合作。随后,三方签约单位代表分别发言,表达了对合作的期待与决心,希望通过优势互补,在智能建造领域创造更多佳绩。
座谈交流环节,各方围绕智能建造 [(BIM+M)+EPC]的新型建造方式展开深入探讨。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经理彭琳娜以《建筑工程数字技术与数字成果的全过程应用》为主题分享经验,阐述了数字技术如何贯穿建筑工程全流程,提升效率与质量。三一筑工研究院副院长许圣洁介绍了《智能建造技术与柔性智能生产设备生产线及管理平台》,展示了智能生产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显著优势。湖南琨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郭慧初分享了《数智工地平台建设技术与工地质量安全管理现代化》,强调了数智技术对工地管理的革新作用。此后,开发、设计、施工、生产企业代表也分别发言,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EMPC模式的见解与实践体会,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张跃先局长在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时代强音,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建造方式的改革创新。绿色建造、数字建造、装配式建造与智能建造正推动长沙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绿色建造通过构建全链条协同模式,契合资源节约与绿色低碳要求,驱动长沙建设迈向高端产业;数字建造借助数字技术串联项目全流程,实现 “所见即所建,所建皆所愿”,推动建筑业向新兴产业转型;装配式建造作为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关键,能大幅提升设计、生产效率,缩短工期,催生千亿级集群产业;智能建造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项目提供全过程智能预警分析决策,为建筑业及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新机遇。
张跃先局长还介绍了长沙为推动科技创新开展的 “一五八” 工程。“一” 指以 [(BIM + M) + EPC] 为路径的新型建设方式为应用型底座,通过数字串联实现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施工数智化、运维智能化,以工业生产为实施载体,将建造过程分为工厂智造与现场装配,运用集约管理提升 “EPC” 模式的融合度与工作效率,构建一体化、集约化、现代化建造新模式。“五” 即打造以 “BIM + 装配式” 为基础的五大应用型场景,通过四级赋能,层层递进,逐步形成涵盖智能生产、数智施工、智慧运维、智慧城市运营的全方位应用体系。“八” 是指围绕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开发的八大应用型平台,包括 “供地云” 平台、BIM 正向数字设计平台、现代化柔性智能生产平台、数智工地管理平台、建筑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智慧物业管理平台、智慧排水测算平台、装配式绿色农房服务平台,这些应用型平台为企业发展降本增效,推动建造数字化改革、智能化转型。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长沙智能建造发展注入了科技创新的新动力,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助力长沙建设领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打造智能建造典范城市。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