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启新程 质领湘江潮
——长沙“新春第一会”奏响高质量发展“春之序曲”
张福芳
一年之计在于春。
2月6日上午,长沙召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推进长沙高质量发展”大会,奏响高质量发展“春之序曲”。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作为省会长沙,这一年将如何布局落子?
这场“新春第一会”下发《长沙市2025年推进“五个十大”工作方案》《长沙市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方案》《2025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工作要点》三个文件,明确2025年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吹响时不我待、催人奋进号角。
“五个十大”项目高效推进,牵引带动全局发展
没有高强度的投资,就难有高质量的发展。
《长沙市2025年推进“五个十大”工作方案》明确,聚焦“十个重大产业项目、十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十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十大重点城市片区铺排项目、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五个十大”,切实发挥示范性重大项目在相关领域的引领性、支撑性、实效性。
十个重大产业项目包括续建的海信长沙智能制造综合生产基地及区域性研发销售中心、星邦智能国际智造项目等6个续建项目,惠科Mini—LED背光、中联数智园等4个新建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年度预估投资158亿元,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围绕构建“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和17条重点产业链。
十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点围绕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强化核心领域和关键技术布局,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项目包括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中车长沙科技创新中心、湖南钢铁集团技术研究院、湘江科技创新院等项目。
十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年度预估投资331.29亿元,聚焦提升城市能级和构建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推进轨道交通、融城干道、电力、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十大重点城市片区围绕片区规划体系完善、配套功能提升、招商引资落地、重点产业导入等方面,形成十大片区年度任务清单。其中金霞新城计划铺排引进95个项目,南部融城片区计划铺排引进项目95个。
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聚焦基础教育、养老服务、农村交通、体育健身等10个重点领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会议要求省市重点项目、“五个十大”重点工程等项目全年投资完成率达100%,在全市上下吹响“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号角,树牢“投资为大、项目为王”理念。
提振消费十大行动,助长沙消费出彩出圈、春色满园
消费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市场的稳定器。
提振消费工作是今年的重中之重,从中央到省市都进行了重点部署。长沙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促三稳三提”,将“促消费扩容”摆在首要位置。
今年春节假期8天,长沙共接待游客949.07万人次,同比增长26%;游客总花费达89.79亿元,同比增长8.17%,文旅市场释放出强大消费活力。
长沙出台的《长沙市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方案》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
“规定动作”包括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行动、银发经济挖潜培育行动、首发经济引育集聚行动,旨在贯彻国家部署,抢抓政策契机,稳住消费基本盘。
“自选动作”包括文旅融合带动行动、演艺经济引流领跑行动、赛事经济融创跃升行动、夜间经济场景联动行动,旨在充分发挥长沙优势,变文旅资源为发展动能,变粉丝经济为“开心GDP”。会展经济转化提升行动、平台经济赋能提效行动,则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引流留客促消费。
“十大行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强调政策支撑、金融支持、消费环境营造,全力实现2025年社零总额增长6%以上总体目标。
具体怎么推进?《方案》也给出了具体实施路径。
比如在人气聚集上,具体做到“三个放大”,放大文化赋能效应、放大网红城市溢出效应、放大特色活动带动效应。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化大IP,吸引游客走进长沙;创新城市营销方式,吸引更多人爱上长沙;以“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的波浪式热潮,吸引更多消费者来到长沙。
在场景打造上,以“三个结合”构建“全时全域”消费场景。培育“新字号”与壮大“老字号”相结合、多元消费场景塑造与多层次消费需求相结合、高能级引进与高品质改造相结合。
在营造“安心舒心”消费环境上,探索发布“长沙消费健康指数”、“长沙消费安全码”等,建立“黑名单”制度,整治价格虚高等市场乱象。
长沙还将争取更多大型赛事落地,承办更多演唱会,并用好“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政策,推动入境游、外地来长游消费快速增长。
推动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大步迈进,全年新增研发机构超800家
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一年多以来,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178家,月均增量是政策出台前的4.4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3%。
前不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
长沙迅速出台了《实施意见》《若干措施》和《2025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清单。
《工作要点》提出,长沙将更加聚焦高质量企业研发中心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育、科技服务业蓬勃发展,力争全年新增各类科技研发机构超8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破1万家。
《工作要点》明确分为8项重点任务推进。包括引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平台、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梯队、提升一城一区三基地集聚效应、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高效能成果转化支撑体系、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矩阵、营造高品质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是湖南持续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一年多以来,长沙坚持四个全球定位,切实履行建设主体责任,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2024年,长沙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中跃居第32位,较2023年上升5位;在全球科研城市榜单中跃居第23位,较2023年上升7位。
湘江科学城湘江院士港、科技服务中心等首开区项目实现封顶;自贸区长沙片区松雅湖未来科技城建设如火如荼;马栏山基地华为长沙研究所、网易(长沙)数字产业中心等重大项目或即将竣工或投入运营……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一城一区三基地”建设马不停蹄,加快推进。
2025年是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关键之年,而此时由政策、平台、技术、产业、人才、环境等共同构成的高品质创新生态,正推动长沙加速融入全球创新体系,让一座城市的壮志雄心更快变成现实。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