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倩 李曼斯
省会长沙,早春的风虽带寒意,但春的消息依然令人鼓舞、使人振奋。
2024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听取长沙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情况介绍。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壮美蓝图催人奋进。作为经济主阵地,产业园区如何“挑大梁”?宁乡经开区的选择是:以“抢抓发展新机遇,进军全国五十强”为目标,开启“二次创业、再次腾飞”新征程。
宁乡经开区的路径是:依托“三链两群”产业布局,即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工程机械产业链、智能家电智能硬件产业链;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实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这是顺势而为的选择,这是赶超跨越的选择。观察宁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维度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无非3点:思路、抓手、队伍。
思路决定出路 紧盯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进军全国产业园区“五十强”
春风刚刚拂过星城大地的胸膛,勇于争先的宁乡经开区在前进中环顾四方。
看自身,有喜有忧。宁乡经开区连续五年上榜“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2024年排名第62位,较上年前进3位。完成规工产值721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同比增长5.1%,位列长沙市国家级园区第一名。忧的是,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结构转型面临挑战,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看左右,百舸争流。各个城市在发展大潮中你追我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中,宁乡经开区对标发达园区尚有进步空间。千钧重担,要求宁乡经开区主动进一步校准航向、找准坐标,对照“抢抓发展新机遇,进军全国五十强”的奋斗目标,加快发展上想办法、谋实招、出真招。
看前方,风起云涌。大发展、大变革带来机遇。作为高质量发展主阵地,“招商引资”是产业园区“第一工程”。宁乡经开区“三链两群”如何“卡位”“超车”?宁乡经开区摆脱“内卷式”竞争,破解招引项目质效不高、营商环境不优等问题。
一个理念始终坚守——招商引资,引进的是眼下的投资,促进的是明天的发展,培育的是区域未来。
思路决定出路。过去,有的地方招商急于求成,“捡到篮子都是菜”;有的开了不少会、见了不少面,最后“临门一脚”却掉链子,导致招商成功率不高。这几年,宁乡经开区招商引资早已从“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升级为“提着篮子选择适合的菜”。从“捡”到“选”,是对“精准招商”的生动诠释,其背后的判断标准,则是宁乡经开区资源禀赋和产业气质特征。
产业集群是招商利器,也是根本。既要招大引强——围绕引进龙头企业强链,争取引进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宁乡经开区早有尝试和探索。例如,海信长沙综合生产基地项目率先在全省实现百亿级招商项目突破,依托格力、海信两大智能家电龙头企业,引进金乡精密、科瑞斯和吉尔高分子等产业链配套项目,园区智能家电产业配套项目达35家。再比如,宁乡经开区以楚天科技为“链主”的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产业链,已引进楚天华兴、楚天微球、楚天源创、中金辐照等15个产业链关键项目。
也要提质扩能——服务好现有存量企业,以存量拓增量。根据部署,宁乡经开区将推动长沙格力年产240万台晶弘冰箱工厂加速量产达产,早日形成百亿产能;加快海信中部智能制造基地启动建设,布局年产520万台日立商用空调、200万台容声冰箱、300万台海信洗衣机和100万台厨电生产基地,力争5年内形成200亿元产能规模;支持松井股份开辟新赛道,推动晶瓷新材料项目早日达产达效,形成百亿级全新增长极;帮促中伟银基2024年6月顺利投产,争取2025年产值过百亿元。
以链招商,湘商引商,以园引商……宁乡经开区招商“组合拳”,可谓拳拳到位。在宁乡经开区,链群招商正在向新型产业链蝶变。以前,产业更多的是纵向联系、上下游关系,而在宁乡经开区却在构建新型横向关系,组建更为开放的生态。如,在一个产业生态圈里,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既可以跟智能家电企业做生意,甚至还可以与工业旅游、研学游等不同产业发生联系。
招得来,更要留得住,让空间、产业、服务形成一个完整的招商生态闭环。
营商的“软环境”是宁乡经开区发展的“硬支撑”。园区办事效率、工作能力及保障机制,就是给客商的“定心丸”。从谋划招引、落地建设、服务跟踪全流程,宁乡经开区分工明确,步调一致,用心用情服务,深耕这片发展沃土。2024年以来,宁乡经开区深入开展“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300多个。
方法决定方式 以“三三制”为抓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汇聚发展最大合力
越是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越是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越要凝聚各方力量,携手开创未来。
去年以来,宁乡经开区提出“三三制”,即紧紧抓住产值规模五十强、税收贡献五十强、产值增速五十强的“三类五十强企业”,紧紧依靠金融、科技、人才工作机构“三类要素保障单位”,紧紧围绕企业家、科学家、工匠人才“三类人才”,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三三制”,是宁乡经开区善于调动各种力量、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的生动实践。
看“三类50强”企业如何发挥压舱石作用——
中伟新能源2017年落户,四年时间实现“千亩中伟城、百亿产业园”目标;长沙格力2022年产值破百亿,成为除珠海总部以外,产能最大、产品最全、产线最优的综合生产基地;海信集团总投资100亿元,打造海信集团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综合性智能制造基地和区域性研发销售中心,预计年产值240亿元;晶瓷新材料建设纳米微晶玻璃陶瓷材料生产基地,将实现纳米微晶玻璃国产替代,预计年产值100亿元;中国500强企业中国黄金集团投资建设中金辐照项目,填补省内高端辐照配套服务空白……
可以说,围绕“三类50强”企业抓项目,就是稳存量、拓增量,就是在促进产业质效倍增;培育、壮大“三类50强”,就可能创造一个产业生态,崛起一个产业集群;服务好“三类50强”,就是服务好宁乡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现在和未来。
看“三类要素”单位如何为宁乡经开区“添砖加瓦”——
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储能材料领域的专家团队,带来了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建立蓝月谷储能材料中试基地平台;借助中南大学合成生物学专家团队,打造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新材料与化工、食品与个人护理等多元化合成生物产业链;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进出口银行湖南省分行、中国银行宁乡支行、交通银行宁乡支行等金融机构,累计为园区提供超百亿元贷款。
看企业家、科学家、工匠人才“三类人才”在宁乡经开区实现怎样的价值——
徐海,标朗住工的董事和首席科学家,致力于以多孔复合材料为主的研究,不断探索可添加的改善型材料,优化科研成果;孟广祯,湖南坎普尔董事长、华自科技专业首席科学家,开创了制药纯化水全膜时代,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多个膜法技术和设备上的垄断……在宁乡经开区,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企业家队伍;一大批坚守科研、生产一线的科学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一大批工匠人才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在平凡中彰显不凡。他们的成就、他们的智慧,标注着宁乡经开区新型工业化的高度。
在2月11日宁乡经开区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园区向这些代表性的卓越企业家、“国之大者” 科学家、创新型工匠人才致敬,向在这片产业高地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的实干家致敬!
“独行快,众行远”。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宁乡经开区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作风决定作为 抓落实、抓机制、抓结合,作风建设是宁乡经开区攻坚克难的“传家宝”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作风”已成为区域营商环境的制胜武器,是决定区域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各地经济的大比拼,从表面上看是拼项目、拼投资、拼资源、拼营商环境,但从本质上看,比拼的其实是作风。
可以说,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
产业园区是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好的作风,就是产业园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生产力。如果不从作风上解决问题,再优的区位环境、再好的发展机遇,也会失之交臂。
——抓作风,就是抓落实。落实,就是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变成具体干的行动,是把宏伟蓝图变为改造世界的实践。落实凝聚着心血和责任,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着能力和水平。
宁乡经开区向作风“开刀”,狠批“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一等、看一看,喊得凶、抓得松”等陋习。宁乡经开区拉开“三比三看”序幕:园区上下浓厚比拼赶超氛围,比项目个数、看开工率,比完成投资额、看投产率,比项目产值税收、看达产率,力促签约落地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尽快投产,投产项目尽快达效,确保“月月有开工,季季有投产”。
——抓作风,就是抓机制。没有制度和机制作保证,落实也无从谈起。“木桶理论”启示我们:决定木桶能装多少水的,不在于最高的木板有多高,而在于最短的木板有多长。这充分说明,抓落实需要园区上下、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个流程相互配合、尽职尽责。
今年,宁乡经开区经济合作局、产业发展局、平台公司组建三支队伍抓招商。经济合作局突出产业链招商,统筹全区招商工作;产业发展局突出以存量拓增量,让现有存量企业成为项目招引的主力军;经建投公司发挥公司自有造血能力,从“筑巢者”向“引凤者”转变,从建设商向服务商转变,围绕主导产业配套需求和自持物业资源招商。
宁乡经开区还常态化派出驻企联点干部。企业情况如何,有何难题需要哪些部门来解决,有哪些建议需要哪些环节来打通,有哪些思路需要怎么样的资源来助推……联企干部把问题、建议搜集起来后,要形成解决方案调动各方资源来落实。情况报告、信息共享、决策程序、督查检查、责任追求就等,这些制度和机制对于宁乡经开区抓落实发挥着重要作用。宁乡经开区深知,坚持机制运转,按制度办事,由机制推动,用制度评判,就可以落实有序、落实到位。
——抓作风,还要抓结合。宁乡经开区取得的成绩,来自与党中央、与省市精神相结合。抓作风,就是要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市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和部署,认真研究新情况,努力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去年以来,宁乡经开区结合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抓紧落实”“逐条落实”“马上落实”。他们强调把政策“研究透”,做到心中有数;送政策上门,做到有的放矢、精准落实;抓政策落地,做到流程通畅、申报及时、办理及时。当前,宁乡经开区还结合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机遇,以“点—线—面”多层次纵深推进企业、产业链、集群转型升级。
路在脚下,起而行之,干字当头!以百年、千年为计,宁乡经开区必将干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