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宋彬彬
一架、一石、一刀,砂轮机吱悠悠转动,菜刀与之碰撞出星星火光。近日,在长沙县星沙街道金甲坪社区凤凰城二期西门,近70岁的李荣安如往常一样坐在树下的条凳上,边认真地磨着菜刀,边操着一口浓厚的东北口音和居民聊天,身边还摆放着不少待磨的菜刀。
磨刀凳前,李荣安“免费磨菜刀修家具”的招牌已挂了近10年,义务磨刀约2万把次,是居民眼中热情亲切的“李叔”,是孩子们心中和蔼可亲的“磨刀爷爷”。居住星沙近10年,“好人之城”处处流淌暖意的浓厚氛围让李荣安迫切希望成为这里的一分子。去年10月,他将户口从东北老家铁岭迁往星沙,成了一名新长沙人。
“做好事,成了我的生活习惯”
一头利落短发、一身笔挺夹克,还是往常的位置,还是熟悉的“配方”。
附近居民陆大姐介绍,每周一周二,都是“磨刀爷爷”固定的义务志愿日,其他时间居民们也能打他电话,随叫随到。
李荣安并不是专业磨刀师傅,2015年8月,他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税务局退休后,当年10月就来到长沙县,和在此工作的女儿一起定居在凤凰城二期。
“刚来的时候,家里的菜刀剪子钝了,找不到磨刀匠,我就想着别人是不是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李荣安就在楼下小区里支了一个磨刀架,开始帮小区里的人义务磨刀。
这一年,李荣安才61岁,9年多的时间风雨无阻,如今磨了近2万把次。“活多时,一天能磨上百把。”李荣安表示,他的手艺都是在部队学的,一天就算磨上百来把也不在话下,只要不把手艺浪费了就行。
谁家门坏了帮忙修一下,自行车踩不动帮忙推一下,老人不会付款帮忙扫一下,先进电梯帮忙按一下,看到有垃圾随手捡一下……除了磨刀,李荣安为大家做的好事还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直言:“学雷锋,做好事,成了我的生活习惯。”
“一辈子做好事,其实也不难”
李荣安的雷锋精神由来已久。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响彻大江南北。当时8岁的李荣安第一次听到了雷锋的故事。从此,雷锋精神便印刻在他心中。
1976年,刚入伍的李荣安每日天不亮就起来打扫,学习室、走廊、食堂,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别人不干的他都干,还都要干好。第二年,他就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同年兵中第一个入党的。
转业后,李荣安来到辽宁开原工作,不忘继续学习雷锋精神的他开始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不仅带头创办了开原市志愿者协会,而且带领协会从最初的20名志愿者逐渐扩展到了数千人,曾获评“铁岭身边好人”、铁岭市第六届道德模范。
“来长沙县没多久,我就找到了组织。”定居长沙县后,李荣安又顺利加入了长沙县志愿者协会,不管是社区服务、扶贫济困,还是捐资助学、赈灾捐款,处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18年7月1日,李荣安还被选举为长沙县志愿者协会执行会长,后荣获“长沙县道德模范提名奖”。
“长沙是雷锋的家乡,是一座‘好人之城’,这里学好人、争做好人的氛围很浓厚。”去年,受“好人之城”的氛围感召,李荣安将户口从辽宁老家铁岭迁往星沙,成为一名新长沙人。如今,在雷锋家乡学雷锋,李荣安还带动了自己的孙女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去往多个中小学和大学讲述自己的经历,传播正能量。
当被问起“做好事要做到哪一年”时,已经学雷锋、做好事50余年的他回答:“一辈子吧,一辈子做好事,其实也不难。”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