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2025年,长沙体育如何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10 16:23:2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肖霄

体育因城市而兴,城市因体育而盛。

圆满承办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开幕式和男足、女排比赛;成功申办2024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第一阶段比赛;长沙马拉松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5万,“双金赛事”成色更亮……

2025年长沙市体育工作会议召开。

2024年,长沙体育精彩纷呈,全年各级各类赛事活动达1109场,位居全省第一。长沙市体育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推进“产业质效倍增年”“担当善为落实年”建设,全力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长沙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事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市体育局下好体育强市的“先手棋”,跑出体育发展的“加速度”,让体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处处能健身,人人享健身”

体育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发展体育运动是保障健康、改善民生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

2024年,长沙完成了7处桥下空间体育场地改造,新改建了36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89个室外运动场、75处国球进社区(公园),全市新增各类体育场地面积达67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2平方米,群众体育迸发新活力。

线上各类健身挑战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线下全民健身运动热潮涌动。据统计,长沙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3.9%,基本实现了“出门就是运动场,楼下就有健身房”,做到了“处处能健身,人人享健身”。

群众去哪健身、跟谁健身、如何科学健身?如何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

在2025年长沙市体育工作会议上,长沙市体育局局长苏敏芳解读了最新出台的《长沙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助办法》。各区县(市)将联合资规、城管部门,利用好公园绿地、桥下空间、零星用地等“金角银边”,优先规划建设一批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健身设施。

2025年,长沙将建设智慧社区健身中心80个,建设国球进社区(村、公园)100个,保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稳步增长。进一步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办好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乒乓球项目预赛(南部赛区)、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开展暑期免费开放和培训,做到安全有序。

长沙将通过更均衡的资源布局、更绿色的健身载体、更丰富的赛事活动、更广泛的群众参与,为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让青少年竞技体育的种子茁壮成长”

以雅礼女篮为班底的中国女子蓝队获得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地质中学男篮获得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冠军,明德华兴、南雅中学、市第六中学等学校运动队在国际国内赛场上屡获佳绩……

2024年,长沙少年在竞技赛场创造了不少辉煌时刻。“三大球”集体项目共夺得全国冠军8次、亚军3次;省青少年锦标赛金牌总数达318.5枚,持续领跑全省。

抓融合、育人才,长沙青少年竞技体育成绩喜人。组织“快乐之星”“奥运之星”青少年U系列竞赛项目47个,布局市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209所。芙蓉区、雨花区积极推进区级体校功能恢复,天心区、望城区借助青少年高水平赛事促进项目开展,宁乡市以点带面打造摔跤、柔道、田径投掷等特色项目。

体教融合,长沙早有范例。市体育局与体育特色学校联合,在皮划赛艇、女篮、游泳、羽毛球、网球、举重等项目进行专业队共建,如皮划赛艇项目与麓山滨江实验学校共建,游泳项目与怡海中学共建,女篮项目与雅礼中学共建等,均取得优良成绩。

2025年,长沙将进一步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行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市队校办”模式,大力支持“三大球”项目发展,重点支持区县(市)“三大球”班级联赛。同时通过市运会加强系统训练与人才选拔,挖掘优秀体育苗子充实市队,全力备战第十五届省运会。

在推广体育项目、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方面,长沙将构建“市、区、学校、班级”的四级青训体系,着力打造“小初高”一体化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培植体教融合沃土,让青少年竞技体育的种子茁壮成长。

“将长沙打造成体育赛事集中的城市”

2024年,长沙体育赛事格外瞩目——

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开幕式和男子足球、女子排球比赛,共同呈现了一届激扬青春、精彩纷呈、立标打样的体育盛会。

2024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第一阶段比赛,樊振东、王楚钦、孙颖莎等奥运冠军齐聚长沙,在冬天掀起了一场乒乓热潮。

还有“比利·简·金杯”国际女子网球团体赛、长沙国际足球邀请赛、中国网球巡回赛等大型赛事,长沙网球公开赛、湘江马拉松、长沙横渡湘江畅游活动等品牌赛事。

“高标准引进优质赛事、高水平办好现有赛事”。2025年,长沙已铺排200多项国际国内赛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的模式,长沙全力争取更多群众喜爱、市场欢迎、拉动消费的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积极推动IP品牌赛事在长沙落地。不断提高赛事组织水平,提升观赛参赛体验,真正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风采。

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是要培育和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体育产业如何赋能城市经济发展?

2025年,长沙市体育局将全面落实长沙市提振消费十大行动之“赛事经济融创跃升行动”,精心打造长沙马拉松、长沙网球公开赛、湘江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培育2025斯诺克长沙大师挑战赛等本土赛事,积极争取“乒超”“羽超”等流量赛事。大力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培育更多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增长点,将长沙打造成体育赛事集中的城市。

“体育为城市形象定格铸魂,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平表示,长沙将积极引进国内外重大赛事,形成“消费撬动-企业带动-产业拉动”的多层次赛事经济发展体系。让体育各领域各项指标与长沙经济地位相匹配,实现体育综合实力位居同类城市前列。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