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彭永礼
“当时与合伙人凑了4000元现金,办好营业执照后,买了一块白板和一台打印机。”回想公司成立那天,李誉捷记忆犹新。他与三位合伙人用剩下的52元一起吃了顿饭,并发了一条朋友圈,庆祝“十三月”正式开工营业。
“00后”李誉捷是长沙县星沙街道的一名大学生创业者,2021年,他与合伙人拼凑现金从4000元起步,创立长沙十三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边角料”的小视频做起,办公地点搬了又搬,如今该公司稳定运营,年收入可达百万元。
创业“三迁”求发展
李誉捷是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摄像专业2018级学生,在大学里,他并没有像大部分的学生般享受轻松悠闲的校园生活。“我一直想要试探我能抵达的‘天花板’有多高。”从大一起,他开始主动联系实习,在各处积累专业经验。
那几年,正是互联网短视频飞速发展的时期,他相信自己在专业技能上的优势,在毕业时做出了创业的选择,决心“赌一把”。
线上对接客户、紧盯任务进度、保证视频产出质量……创业的忙碌超过预期,这支初创团队,每天窝在李誉捷当时的出租房里熬夜制作。慢慢的,公司的业务量逐步增加,为了方便团队办公,“十三月”开始“走”出狭小的出租屋,在一幢居民楼的两室一厅里继续运营。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个客户说想来我们的办公场地看看。”李誉捷和他的小伙伴们非常欣喜,迎接客户来到办公地,看样片、亮成绩,铆足了劲为客户介绍。
然而,这单业务还是没有成交。“估计以为我们是‘皮包公司’。”他无奈地说,当时公司资金有限,居民楼的办公环境给前来探访的客户第一感受是“不值得信任”。2022年初,这个小团队一边维持公司运转,一边攒钱,把公司整体搬迁到了世景国际广场写字楼。
创新开拓向未来
没有新业务,就用心对待每一位客户;没有大项目,就从“边角料”的小视频做起。“合作过的客户对我们几乎是0差评。”李誉捷笑着介绍,这些年来,经过不断的努力,“十三月”与各政企单位均建立起了深度合作。
专业是基石,创新才能推动发展。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十三月”积极充当新质生产力践行者,积极拥抱AI技术,深耕内容领域、做深度内容,巧妙将AI技术融入影视作品创作流程。创意输出、视频拍摄、后期剪辑、新媒体短视频运营……几年时间,“十三月”团队日夜兼程,让公司的营收节节攀升。
“作为大学生创业者,我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星沙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和配套政策。”李誉捷说,从最开始来星沙求学,对这片土地不甚了解,到如今走街串巷不需要开导航。“扎根将近十年,今后肯定还会在这里走得更久更远。”他深知,不论是人还是企业,都已与星沙产生了“深度连结”。
“未来我们还会开拓电商板块。”对公司的后期发展,李誉捷与团队的小伙伴们都充满信心。虽然创业并非坦途,这支“00后”团队用实际行动打造了新时代的创业样本:只要真心、用心、耐心,哪怕前期如过山车般波澜起伏,最终总能走向平稳。
一个地方创业热情越丰沛,创业文化越深厚,就越能更深刻浸润人、熏陶人、吸引人。“环境好不好、服务优不优,企业最有发言权。”星沙街道主要负责人介绍,街道将凝聚各方力量,精准施策,多方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让整个城市的创新创业土壤更丰厚,让青春与星沙共同发亮发光。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