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曼斯 通讯员 龚再蓉
近段时间,宁乡市龙田镇七里山村村民彭佳财常去乌龟山塘。被毁多年的山塘焕然一新,解了当地村民的心头之患。不少村民反映,这座骨干山塘重修蓄水后,丰富了附近的地下水源,不少人家的井水变得更足更清澈。
乌龟山塘的重修,是深入实施以党员“三亮三比”行动推进“三长制”工作的生动实践。当地党员、“三长”、乡友挺身而出主动作为,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成功破解资金压力大、施工条件不足等难题,使这座有着60多年历史的骨干山塘重获新生,具备更强的灌溉和防洪功能,传为佳话。
骨干山塘被毁多年,村民盼重修
乌龟山塘位于龙田镇七里山村光明组的一个半山腰,因汇聚乌龟山一带的山泉雨水而得名。山塘东北方向是一条28米长的人工堤,其余的塘堤则利用旁边山体自然形成。其水面约2.5亩,深处达4米多,是当地十分重要的骨干山塘。
该塘始建于1958年。由当时的七里大队组织筹工筹劳,利用农闲时间凭人力建成,前后历时一年多。据当地老人介绍,山塘所在位置原来叫油菜坑,地形为修塘提供了天然便利。当年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多的时候有300多人同时施工,场面十分热闹。
乌龟山塘建成后,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到后来,让七里山村的四合、七里、油菜、双河等四个村民小组的120多亩水田和500多村民受益。然而,2017年的一场山洪,使这座山塘受到严重损毁,功能彻底丧失。
“想过不少办法,这次由于重修的工程量太大,没能实施。”七里山村党总支书记贺国祥表示,类似情况之前也发生过一次,洪水把堤冲出一个缺口,并致涵洞堵塞,村上及时组织修复到位。2017年的损毁情况特别严重,堤被冲出一个12米长的缺口,且一铲到底,塘内淤积大量泥土砂石。村组几次着手重修,都无功而止。
乌龟山塘完好时,拦截一冲山泉雨水,发挥着灌溉防洪功能。被洪水冲毁后,这两项功能尽失。“大家都盼着尽早重修。”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原来由乌龟山塘灌溉的部分水田,近几年出现了因缺水导致水稻减产的情况。与此同时,失去乌龟山塘中途拦截后,此处有时会出现山洪直冲而下的情况,给沿线村民造成安全隐患。
邻长主动请缨攻坚,众人齐助力
2024年,乌龟山塘的重修终于迎来重大转机。年初,龙田镇深入实施以党员“三亮三比”行动推进“三长制”工作过程中,七里山村七里组邻长杨良华到村上主动请缨,表达自己出面筹集资金推动乌龟山塘重修的想法,并就此与村干部进行了细致交流。
“我是一名邻长,应该想方设法把群众期盼的事情做好。”杨良华坦言,一开始,他就知道重修乌龟山塘很有难度,同时也很有意义。获得七里山村支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后,他很快投入到这项工作之中。一个多月内,他往宁乡城区跑了三次,组织召开座谈会两次,并逐户上门与村民交流,就山塘重修进行广泛动员。
持续努力,收到可喜成效。当地乡友杨胜利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如今在宁乡经开区经营一家企业。得知情况后,他二话不说立即捐资2万元,并凭着广泛的人脉关系发起捐资倡议,组建专门的筹备微信群,为乌龟山塘重修注入了强大助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七里山村党员何胜兵、黄建中、马志华、戴成云、杨小丹等慷慨解囊,少则1000元,多的3000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当地群众杨菊先自己捐资1000元后,又动员女儿捐资1000元。“是一件大好事,多一个人参与,就多一份力量。”他的一番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至2024年5月底,就乌龟山塘重修,筹集资金14.27万元,捐资者总数近70人,每人捐资额度为500元至2万元不等。这些款项,逐笔打入村上所设的专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
连续施工两个多月,老塘获新生
在镇、村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包括“四议两公开”、招投标、施工设计、用地手续办理等在内,乌龟山塘重修的相关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塘在半山腰,离最近的公路也有1公里。为此,提前修好一条3.5米宽的公路,方便施工机械设备进出和施工材料运输。
2024年11月15日,乌龟山塘重修工程正式动工。清掉塘中淤积的泥土砂石,再将塘底下挖加深将近1米;塘堤缺口用麻石和混凝土砌好,底宽18米,顶宽4米,高10米;塘堤内部全部用混凝土护坡加固防渗,并对未受损的塘堤加厚加固;新建涵洞和溢洪口……通过精心组织与落实,重修工程得以高标准实施。
乌龟山塘重修施工,杨菊先全程参与。“都是大晴天,好施工,大家每天早晨7点半就开始做事。”他说,施工中,大家积极性很高。有几天晚上霜冻,清早气温降到零下3℃,都是敲开冰块取水。至2025年1月20日,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施工,共用卵石50多吨、水泥60多吨、麻石400多立方米,乌龟山塘重修全部完工。
两个多月内,施工现场所用的一台挖机和一台铲车,由杨良华提供。其中,挖机作业50多天,铲车作业40多天,他只收部分油钱和雇驾驶员工资,远低于行业费用收取标准。“此次重修的费用,他用出机械设备的方式承担了不少。如果算上机械设备费用,重修费用达20多万元。”贺国祥告诉记者,杨良华的做法,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迎着蛇年春雨,乌龟山塘启动了近8年来的首次蓄水。至3月15日,塘中水位已然过半。彭佳财说:“施工标准高、质量好,做了一件大好事。”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