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王茜 通讯员 栗稳
“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连日来,长沙县泉塘街道立足老年群体实际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整合社区资源,从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文娱活动、心理慰藉等多维度入手,构建“专业化、精准化、人性化”的助老服务体系,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让每一位长者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专业服务,温情常陪伴
4月16日,向星社区时代星城小区居民刘红旗将一面印有“社区关怀暖人心, 老年生活绽温馨”文字的锦旗送至社区,感谢工作人员长期以来的暖心帮扶。
67岁的空巢老人刘红旗丈夫早逝,独子在外省工作。她一直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年前还因摔倒导致腿部骨折,日常起居都需依靠轮椅。网格员陈遂在走访中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将老人列为重点帮扶对象。
社区联合年轮康养居家服务站对其开展全方位帮扶:定期进行养老认证、卫生清洁、代购物品,每逢佳节上门看望、陪聊并送上慰问礼品;同时提供“定制化”服务,对接骨科医院医生上门诊疗,志愿者上门为老人送餐等。
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刘红旗深受感动,特意制作锦旗表达谢意。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老人的感激之情,更是对社区工作的最好肯定。
精准解忧,暖心护归途
4月16日上午,阳光炽热,丁家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工粟娜正在整理教具,忽然透过玻璃门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正艰难挪动——他佝偻着身躯,双手颤抖,每走一步都气喘吁吁。粟娜立即上前搀扶,将老人迎进大厅休息,并递上热茶。
交谈中得知,老人名叫郑铁钢,78岁,是一名老党员,因中风行动不便。当天一早,他空腹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因排队时间长,体力透支,返家途中已步履蹒跚。路过社区时,他想稍作休息,恰巧被粟娜发现。见老人状态不佳,粟娜主动提出用轮椅送他回家。
一路上,粟娜推着轮椅,陪老人聊天缓解情绪。渐渐地,郑铁钢紧绷的神情舒展开来,脸上露出笑容。到家时,妻子罗学芳正焦急万分——她刚做完白内障手术不便外出,丈夫独自体检未归,又没带手机,她正准备出门寻找。
“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后果不堪设想!”夫妇俩深受感动,随后在微信群发信息表扬粟娜的善举,赢得群内居民、社工和志愿者的一致点赞。
人性关爱,定格婚纱梦
“年轻时只领了结婚证,没想到80多岁还能穿婚纱拍照!”4月11日,一场温馨的“岁月流金·光影传情”公益摄影活动在景星社区唯爱居家养老服务站举行,为辖区7对55岁以上党员、群众夫妻免费拍摄婚纱照及艺术照,同时开展安全知识宣传。
活动现场,化妆师精心为老人们描眉梳妆,志愿者协助挑选中式旗袍、西式婚纱等服饰。拍摄区内,摄影师耐心指导:“阿姨捧花,叔叔靠左一点”——镜头前,一对对银发夫妻或相视而笑,或十指相扣,幸福瞬间就此定格。
7对夫妇中多数人是首次拍摄婚纱照,既紧张又兴奋。等候间隙,志愿者还向老人们发放消防、防电诈等宣传册,以案例分享的形式面对面讲解。“既拍照又学知识,活动真好!”老党员陈述夫妇连连称赞。
此次活动以“党建+公益”形式,既传递组织温暖,弘扬敬老传统,又延伸服务内涵,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