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8日讯(记者 王茜) 在长沙经开区人工智能科创园内,一台融合中医智慧与人工智能的银白色机器人正为访客进行体检。它通过高精度摄像头进行“望闻问切”,5分钟内便生成一份涵盖舌象、脉象等多项指标的健康报告,并给出个性化调理建议。这是湖南博极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极生命”)成立一周年之际发布的全球首台集成中医四诊的情绪伴生机器人,也是长沙市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标杆性成果之一。
“您最近睡眠质量欠佳,建议饮用核桃莲子红枣羹。”机器人用带着长沙腔的温软女声与体验者互动。博极生命相关负责人冯武介绍,该设备融合了自研的Boji-GPT多模态系统与中医知识图谱,通过捕捉面部微表情点,实现“机器望闻问切”的突破。现场体验的王女士惊叹:“它不仅看出我睡眠问题,还建议我调整饮食,比传统体检更贴心!”
作为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首开式重大项目,博极生命依托长沙的高端制造业和人工智能算力优势,构建了“AI+生命健康”的全球研发应用中心。其自主研发的“思邈AI”中药大模型V2.1已通过临床验证,能解析中药复方的分子结构,并智能推荐优化方案。现场演示中,该模型从数千种药材中精准匹配出安神方剂,并预测其作用靶点,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范式。
目前,公司已经与多家专业机构和团队达成深度合作,建立了医工交叉融合的研发中心,并已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小博、AI会议智记、BOJI-GPT大模型、专利文献AI自动分析模型、ALS病人AI辅助诊断模型等产品及其他多项在研技术和产品。
公司汇聚了来自清华、北大、浙大等顶尖高校的博士、硕士团队,并与院士、杰青等高级别专家合作,形成强大智力支持。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研发资金,构建了从技术开发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支撑体系。董事长冯武表示:“我们不仅要做技术突破,更要推动产业化落地。”目前,公司已申请73项专利,其中情绪熵量化技术属国际首创,并计划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陪伴养老功能是目前机器人最热的应用场景之一。”冯武介绍,博极生命积极布局了具身机器人赛道,致力于开发情绪伴身机器人,并增加个性化的长期记忆功能,这使得我们研发的机器人不再是“工具类”的机器人,而是“伙伴类”的机器人。博极生命还会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在未来,博极生命的机器人不仅能够通过博极自研的开放世界大模型精准的捕捉用户的情感并且通过智能算法实现情感正向引导。
“博极生命将继续以‘创新之笔’,在人工智能未来的画卷上书写更多创新成果。”冯武表示,博极生命正围绕“AI+医疗器械”“AI+新药研发”等方向,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与产业化平台。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协同,推动“AI+中医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为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