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4日讯(通讯员 刘骁 王帅)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七彩盒子堆堆计划”——特殊儿童无障碍阅读公益大讲堂举行。
讲堂邀请了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学者来进行公益讲解,面向全国和省内特殊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大众,尤其是特殊儿童的家长,普及如何支持不同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进行阅读。这场跨越屏幕的共读之约,从今年2月5日开始策划,汇聚了全社会83人的温暖,打造了一场4972人的线上共读盛典。
据了解,“七彩盒子堆堆计划”携手湖南省特殊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西南大学绘本阅读研究中心、中国盲文出版社以及湖南省王磊名校长工作室,一起发起的公益阅读项目,为视障、听障、孤独症儿童谋取阅读的权利。活动齐聚了李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与赖伟、王雁、许家成、王辉、胡晓毅、郑璇、江小英等各行各业的专家。
在活动启幕的序章,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与赖伟、王雁、许家成、王辉、胡晓毅等五位“阅读推广人”以视频为信,为特殊儿童寄来跨越山河的祝福:“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推开它,让阳光照亮特殊孩子心底的角落,缀成一条通往书海的银河。”
西南大学江小英教授提到要从儿童视角出发,从“图书有趣、读图为主、读得有趣、玩得有趣”四个方面制定针对特殊儿童阅读指导策略,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动耳”学习途径。用图画、音乐甚至积木搭建阅读的星系,让孩子们在“享受阅读乐趣”中抵达故事的深处。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黄志军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阅读进行专题分享,从“孤独症儿童阅读过程的理论认识、孤独症儿童阅读理解的特点、孤独症儿童适宜阅读环境的打造”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黄教授推荐了丰富的绘本资源,希望通过绘本让故事在孤独症儿童大脑中延展,撕开封闭星球的缝隙,揉进一缕七彩的阳光。
作为中国首位聋人语言学博士,郑璇从“听障儿童的语言习得与发展、阅读对听障儿童的重要性”进行专业讲解,并从“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方式的优化”等方面详细阐述,建议将信息“视觉化”,利用视觉支架、语言支架、互动支架、动觉支架帮助听障儿童得到完整、充分、优质的语言信息,架起阅读和语言之间的桥梁,让阅读成为冲破声障的羽翼,提升听障儿童的阅读品质。
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罗淑珍老师用“看不见,是否无法阅读?”“看不见,是否只能阅读盲文?”两个问题,打破了线上观众的原有认知,并为大家推荐了“发声类”“嗅觉类”“视觉类”“触觉类”等阅读资源,建议大家可以利用常见的物品改造、自制阅读资源,让盲童的指尖划过这些凸起的星辰,他们便能在黑暗中拼凑出世界的全貌。
据项目发起人之一、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磊讲述,“七彩盒子堆堆计划”的初心与实践便是通过募集各类资源,配备充足的图书资源,让特殊儿童有书读;根据特殊儿童障碍类型和学段,建立分类、分级阅读资源库,配备适宜资源让特殊儿童读好书;建立分类、分级阅读指导师资源库,开展专业培训、指导和经验分享交流,让特殊儿童会读书;设定不同的阅读主题,匹配丰富的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特殊儿童爱读书。
精彩不辍,公益续行。后续还将在项目试点校——湘西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举办特殊儿童无障碍阅读公益项目启动仪式暨湖南省特殊教育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敬请关注。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