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熊俊逸 朱筱玮
在长沙县青山铺镇,一份份冒着热气的营养餐正通过“老年食堂”、邻里互助点、志愿者送餐队等多种形式,送到全镇留守老人的餐桌上。
今年以来,青山铺镇将养老助餐服务作为重点民生工程,聚焦农村留守老人就餐难题,镇纪委将其作为一镇一实事的重点督导事项,以 “三措并举” 工作机制为抓手,将暖心服务融入每个环节,全力构建便捷、高效、多元的助餐体系,切实为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生活 “加码”。
“老年食堂+助餐点” 织密服务网络
临近中午,青山铺镇敬老院中飘出阵阵饭菜香。厨师们正忙着将新鲜食材烹制成适合老年人口味的营养餐。“我们每天荤素搭配的套餐,少油少盐还软烂。”敬老院负责人介绍,这里已成为全镇助老服务的“老年食堂”。
为让老人就近吃上热乎饭,青山铺镇充分盘活现有资源,将敬老院升级改造为“老年食堂”,作为助餐服务核心枢纽;在5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设立助餐点,形成助餐服务网络,配备专业的厨房设备、桌椅餐具,打造舒适整洁的就餐环境,为老人提供良好的就餐场所。
同时创新订餐模式,打造“线上+线下”双轨订餐体系。线上依托“长沙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小程序,实现一键订餐;线下开通 24小时订餐热线,安排专人负责接听,为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人提供便捷服务。此外,还推出家属代订、邻里帮订等方式,全方位满足老人订餐需求。
“暖心配送+温馨堂食” 传递双重温暖
“李娭毑,今天有您爱吃的红烧肉!”中午11点,志愿者提着保温餐盒来到广福村独居老人李娭毑家。这支由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专业送餐队伍,每天穿梭在街头巷尾,针对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每日按时将两荤两素的营养套餐装入特制保温餐盒,确保老人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
送餐过程中,工作人员化身“关怀使者”,与老人亲切交流,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建立服务档案,及时解决老人遇到的困难。
对于能出门的老人,各助餐点则成了社交场所。老人们可以边吃饭边欣赏花鼓戏表演,饭后还有健康讲座。“这里饭菜合口味,还能和老伙计们说说话,比一个人在家热闹多了!”70岁的王嗲笑着说。
“邻里搭餐+时间银行” 激发互助活力
青山铺镇创新推出邻里搭餐模式,积极动员居住相近、有做饭条件的热心家庭,在能力范围内接纳周边就餐困难的留守老人共餐。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镇里将参与家庭的服务情况纳入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时间银行”,每服务一次即可累积积分,这些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家政保洁等服务时长。
该模式一经推出便收获广泛好评。“孩子外出打工时,我一人做饭没动力,经常随便应付。如今有了助餐服务,顿顿都能吃上热乎又营养的饭菜,太方便了!”赛头村的彭嗲感慨道。众多家属也表示,这项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其能安心在外工作,切实为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生活“加码”。
从一餐热饭出发,青山铺镇正用精细化服务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我们将建立助餐服务动态反馈机制,定期收集老人及家属意见建议,针对食谱口味、服务质量等问题及时调整优化。同时加强与专业餐饮机构、养老服务企业合作,引入先进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助餐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晚年保驾护航。”青山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