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从草根冠军到基层教练员——“奶奶级”选手周小芳的“国球长征路”

发布时间:2025-05-12 20:37:0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霄

清晨的长沙乒立达乒乓球球馆内,球台整齐排列。58岁的周小芳身着红色运动服,正与队员进行训练,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预赛(南方赛区)。她时而侧身抢攻,时而反手快撕,脚步虽不复年轻时的轻盈,但每一板击球都透着岁月沉淀的精准。

命运缘起

“七岁那年,父亲把自制木板球拍塞进我手里,没想到这一握就是半个世纪,那时候每天四小时训练,别的孩子当苦差事,我却觉得像玩游戏般有趣。”

因为父亲是一名乒乓球教练,周小芳7岁就开始打乒乓球,右手横握球拍,练就了正手正胶反手反胶的两面快攻型打法。

以运动员身份征战赛场、以教练身份培育新苗、以负责人身份扛起责任的周小芳,在训练时打球轻巧自如,稳中带凶,是一位打法很有特点、在赛场上敢打敢拼、关键时刻心理素质过硬的优秀选手。

这份痴迷让她在湖南省队选拔中脱颖而出,虽最终未走职业道路,却将乒乓球融入生命脉络。

全运征程

“群众项目”面向的是没有参加过专业训练队的选手,参赛条件较之专业队员放宽了很多。就乒乓球项目来说,参赛者最高年龄组是60至69岁,“这让更多人有了实现竞技梦想的机会,真要为国家的这种赛制点赞。”周小芳说。

2017年天津全运会,50岁的周小芳首战群众组比赛即获团体季军。2024年7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国际乒联世界大师乒乓球锦标赛55岁组单打赛场,中国基层教练周小芳以“正手正胶雷霆攻、反手反胶太极守"的独门绝技,一路挑落欧洲冠军、美洲名将等劲敌,斩获银牌。

此次征战第十五届全运会,已是“奶奶级”选手的她坦言压力倍增:“58岁打50岁组别,身体机能每年都在滑坡,但是这口气还在啊。我始终都相信一句话: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就是你坚持就会有奇迹。”

周小芳针对这次南方赛区对手特点进行了针对性训练,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虽然没进过专业队,但她扎扎实实练了5年基本功,至今仍记得自己每天打球4小时、在腿上绑沙袋负重练功的情景。如今,她每周的打球时间都超过了15小时。

基层深耕

作为孩子的母亲、百余名学员的教练、湘潭乒协的“掌舵人”,周小芳的日程表精确到分钟,清晨5点带队晨练,上午协调社区球馆建设,下午给特殊儿童上公益课,深夜复盘赛事数据。

周小芳直言,切身实践的投入推广这项运动,不仅是自己打球,更要打到群众中去,让乒乓球进社区、进校园,让更多的人能参与进这项运动当中。

她笑称自己是“24小时待机的充电宝”,眼神里满是坚定:“当看到孩子们因为乒乓球学会坚持,老年人因为乒乓球走出孤独,年轻人因为乒乓球找到归属感,所有疲惫都值得。”

谈及基层推广,周小芳坦言:乒乓球协会没有任何经费,每一次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凭借的都是对于乒乓球的执着与热爱。

国球慧民

周小芳谈起现如今乒乓球训练条件的变化:年轻时只能在水泥球台打球,球台接缝处常刮花乒乓球,现如今在国家和政策的支持下有了专业场地、发球机和更多专业教练。

她亲历了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基层赛事增多,梯队建设完善,让业余选手也有机会登上全运会这样的竞技舞台。

周小芳的银球轨迹,正是中国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的完美注脚。近年来,我省持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和低收费开放,打造更加便民亲民的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围绕构建全社会参与、全人群覆盖、多项目普及、多层次联动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让每个热爱都能抵达世界的舞台。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