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余康民,既是公司退休同志的“老班长”,也是小区业主的“大管家”,居民们津津乐道——
“有困难找余书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霄
在长沙市天心区青园街道友谊社区阳光嘉园小区,“有困难找余书记”一直是小区居民的口头禅。
大家口中的“余书记”,便是余康民。自2008年担任五凌电力有限公司退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始终践行“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的誓言,将小区90多名退休老党员的组织生活开展得有声有色。
如今,这位80岁的白发先锋化身阳光嘉园小区第一支部书记,“现在我不仅是公司退休同志的‘老班长’,还是小区的‘大管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余康民笑着对记者说。
关心关爱老同志,用心用情服务
2022年8月,五凌电力有限公司作为国有企业,正式移交地方政府管理。阳光嘉园是公司职工宿舍小区,由青园街道友谊社区管辖,公司退休党支部按规定分成了小区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
“退休同志里,有40多位副处级以上干部,移交社区管辖,难免心里有落差,矛盾冲突大。”作为小区第一支部书记,余康民明确工作思路,带头团结社区,协助社区人员做工作。
余康民了解每位老同志的情况,他与社区打好配合,常态性入户走访慰问,精准服务每位老同志,代表党组织送温暖。
68岁的蒋嗲在小区移交之初,心里有想法,不怎么参加社区活动。余康民知道蒋嗲有糖尿病和腿疾,经常和社区人员一起送医上门,即使蒋嗲住院期间也不忘关心。
半年后的一次慰问结束,蒋嗲颤颤巍巍站起来说:“这段时间我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关爱,甚至比以前更加细致。”在此之后,蒋嗲积极参与活动,还成为了社区政策的宣传员。
“关心关爱老同志,用心用情服务”,一直是余康民的退休工作理念。2022年寒冬深夜,小区一位独居老人突发呕血,余康民闻讯立即冒雨赶往,亲自护送就医并垫付医药费,直至凌晨家属赶到。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同志,余康民协助社区制作健康手册,分发给小区75岁以上的60多名老人;每月走访病患党员,为困难家庭争取补助;成功促成省政府机关医院与退休支部签订就医协议,解决老同志就医难问题。
“余书记很关心我们,一直是大家的主心骨。”87岁的老党员廖明权提及余康民,连连竖起大拇指。他告诉记者,每次有事回老家安化,余康民都会打电话慰问,了解身体情况。
一视同仁服务好小区每个人
2023年8月28日,社区投资修建的阳光嘉园小区党群服务站挂牌成立。余康民众望所归担任服务站主任,开启了风雨无阻的“上班”之路。
党群服务站每天坚持开放,成为小区居民尤其是老人们的第二个家。在87岁的黄玉翠看来,余书记是个“爱管闲事”的人,顺理成章成为了她倾诉的对象。“每次和余书记吐槽家里的琐事,他总是耐心听,叫我放宽心。服务站就是我们的家,有了这个家,我们的心里就踏实了。”黄玉翠说。
余康民向记者介绍,服务站成立之初,便制定了详细值班守则,明确值班人员,站内设备安排专人保管,日常工作有计划和总结,及时向上沟通汇报。
此外社区送来的慰问物资登记在册,按需分配。余康民表示要让服务站真正成为“党员群众高兴来、坐得住、聊得来,活动有人组织,问题有人解决的温馨家园”。截至目前,阳光嘉园小区党群服务站已接待居民4000余人次。
“一视同仁服务好小区每个人,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余康民对记者说。
余康民从服务站的办公桌抽屉里,拿出厚厚的感谢信册,里面夹杂不少泛黄的信纸,字里行间流淌着居民们最真挚的情感。还有一个小账本,记录着一年多来居民送到服务站的物资,“虽然都是瓜子花生、水果,但是礼轻情意重。”余康民欣慰地说。
至今,余康民在退休支部兢兢业业也有17年,年过八旬的他表示:“党员身份是一辈子的事。只要身体过得去,我还愿意待在这个岗位,协助社区继续当好‘大管家’。”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