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田间连云端 湘江新区乡村振兴馆带火农家货@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14 11:24:4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胡谦

初夏时节,清晨的雨敞坪镇嵇家山村,桑林间紫红的桑葚挂满枝头。村民陈志高刚采摘完鲜果,手机便接连响起订单提示——通过湖南湘江新区乡村振兴馆的线上推广,他的桑葚上午从田间摘下,下午就能直达消费者餐桌。这一“云端变现”模式,正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新引擎。

严选农家好货,土味变“爆款”

“新鲜采摘烫好的栀子花,需要的马上让农户送过来。”“基地现摘的桑葚,欢迎过来试味。”……不到8点,馆长刘婷便开启“带货模式”:一边在群里发布好货信息,一边在馆里对接农户收购农产品、联系客户来拿货。

为确保地道好货品质上乘,刘婷化身“全能监工”,从蜂农摇蜜到现挖土豆,都通过短视频实时记录生产过程,为产品品质背书。

“农家味的关键在于‘真’。”刘婷介绍,馆内热销的云雾嵇峰茶、火焙鱼、酸枣糕等产品,均以“一家一味”的特色吸引固定客群。目前,其运营的“乡村振兴耕耘者”账号已积累大批粉丝,带动农户农副产品月均销售额达2万元。

搭上“数字快车”,增收更出圈

陈志高曾是桑葚滞销的“愁容农户”,如今通过乡村振兴馆的短视频推广,他的桑葚一周能售出3000多元;海天山庄主理人邓孟元的手作酸枣糕、红薯片等小零食,半年销售额突破5万元……目前,该馆已与数十户农户建立合作,涵盖零散小户与规模生产户。

尽管初显成效,农产品外销仍面临物流成本高、辐射范围有限等挑战。嵇家山村党总支书记文海均透露,去年一场党建共建直播曾创下2小时销售5万元的成绩,但常态化运营仍需突破。

“我们的目标是将新区农货卖向全国。”湘江新区乡村振兴馆发起人刘滔表示,团队正尝试扩大直播频次,未来计划整合更多本地资源,让优质农产品走出乡镇,助力农户稳定增收。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