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霄
不到两月,4期系列短视频,全网累计播放量近600万次,互动留言近万条,成为长沙本土文化传播的现象级案例。
长沙市政协主导推出的《铜官不止窑》系列视频,缘何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
6月5日,在?沙政协同?园举办的《铜官不?窑》创作交流会上,记者找到了答案:普通人故事直抵人心,社群裂变式传播,让铜官IP价值实现跃升,成为“两个融合”命题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铜官不止窑》首期讲述了铜官陶瓷非遗传承人彭望球的匠心故事。通过短视频的新形式,将匠人指尖上的功夫、窑变的魔力、手艺人的心,传递给天南地北的朋友们。
“视频拍摄发布后,我的孩子选择留在铜官窑,传承老手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铜官的古老窑火燃得更旺、照得更远!”彭望球感动地说。
铜官不止“窑”,还有坛子菜。《铜官不止窑》第二期“男主角”、望城区政协委员曹刚回乡创业,传承酱菜手艺10余年。这期视频里,50多岁的本地妇女在酱菜厂重新就业,用双手劳动改变生活,朴素的笑脸感动无数网友,也让酱菜成功“出圈”。
“视频播出后,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在问购买链接。”曹刚表示,视频长尾效应影响巨大,长沙柏曼酒店直接签订合同,长沙华天、文和友等品牌方正在洽谈合作,公司中标望城区学校食堂食材供应商。目前实现销售额超过30万元,线上销量上涨80%。
世间百态,唯真不破。第三期讲述铜官老街卤菜阿姨的故事。作为外地媳妇嫁进铜官31年,爱人意外离世后,本想关了小店。视频播出后,卤菜店生意火爆,阿姨坚定了继续开店的决心。
《铜官不止窑》视频热度和人情温度满满,成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跟着视频游铜官”成为新潮流。今年“五一”假期,铜官窑游客接待量突破20.3万人次。铜官街道农文旅项目出圈,果园采摘、农耕体验成了热门。
5月26日,《铜官不止窑》最新一期推出铜官窑的“铁花顶流”,景区游客量迎来爆发式增长。铜官窑国风乐园创下开园以来端午、“六一”以及雨天入园客流的最高纪录。
《铜官不止窑》生动诠释了铜官以千年陶都底蕴为根基,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蓬勃生机。铜官普通人的故事质朴温情,让网友自发评论、点赞、转发。
“在铜官,窑火映照着奋斗的光芒”“传承的力量直击人心”“视频拍得太好了,又有美感,又真实接地气”……
《铜官不止窑》主创团队表示,虽然系列才到第四期,但团队已经探访65次铜官窑,与598名在此生活奋斗的不同职业群体交流。“系列暂定10期内容,贯穿‘五一’、国庆等假期。我们发现了更多不止窑的‘宝藏故事’,敬请大家期待。”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