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熊飞
汤泉脉脉,稻浪翻金。宁乡灰汤镇的地脉深处,温泉如沸,自岩隙喷涌而出,蒸腾起如灰如雾的氤氲。在这片千年氤氲水雾中,橙喙白羽的灰汤鸭浮游其上,温泉水汽氤氲成一片朦胧背景。乌江蜿蜒流过,将富含29种微量元素的地下神水送入稻田河塘,也滋养了灰汤鸭独特的生命韵律。
灰汤鸭的传说如温泉水一样流淌了数百年。清乾隆帝南巡潭州,闻其肉嫩髓多,且有祛风湿之效,遂钦点进膳。御箸初尝,龙颜大悦,所患风湿竟不药而愈。自此,灰汤百姓“一亩一鸭”抵赋税,“皇家贡品”的金字招牌便沉淀在汤鸭的骨血里。昔日的朱门御馐,今日已成百姓餐桌上的佳肴,待客必备的珍品。以鸭迎宾,味美情浓,宾主皆欢。
罗玉林与灰汤鸭的结缘,始于2009年的那个春天。彼时他还是厦门建筑行业的包工头,怀揣60万元积蓄,却在返乡考察时嗅到了灰汤鸭深藏的商机。他毅然放弃城市的繁华,将全部积蓄倾注于河滩上的100多亩土地,五千只鸭苗在温泉水域中撒开了脚蹼。乡邻们笑他半路出家,不懂养鸭的门道,他却在心中默默坚持:一定要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昔日皇家贡品!
命运似乎有意锤炼这位养鸭人。2012年7月,一场滔天洪水席卷而来,鸭场顿成泽国。罗玉林眼睁睁看着五千只鸭子被浊流吞噬,仅余四百只湿淋淋地瑟缩在残棚。债台高筑,父亲的退休金也填进了窟窿,他咬紧牙关东拼西凑40万,执拗地要在废墟上重建鸭棚。更大的转机在2013年4月悄然而至——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带来一个金点子:把鸭子赶进稻田,让稻鸭共生。
“稻鸭共生”的智慧如一道光射入现实。雏鸭入田时,秧苗已扎根十日,一亩稻田仅放二十余只。鸭群穿梭青秧间,趾蹼划开泥浪,虫草入腹,粪便还田。禾苗因鸭肥而壮硕,鸭子因禾荫而健硕,全程不施农药化肥,稻与鸭在温泉滋养下结成绿色同盟。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论坛上握着他的手赞叹:“生态循环种养,是未来农业的方向!”
灰汤鸭的征途仍多坎坷。鸭子最怕西风。有次西风卷来,来不及赶进鸭舍的鸭子在坪里打转,旋即死了几十只,罗玉林忍不住眼泪都掉下来了。农产品最难的是销售。初入市场,25元一斤的白条鸭让酒店老板们望而却步。转机来自亲戚家的一道“荷叶鸡”——罗玉林灵光乍现,请人烹制“荷叶鸭”请店家试吃。鸭肉细嫩鲜甜的滋味终于撬开了长沙百余家酒店的厨房,进入了麦德龙等各大超市。
“一花开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家独富不是乐,众人共富乐融融!”罗玉林的鸭棚向四野延伸,联结起一张扶贫网络。他免费向农户发放鸭苗、饲料,传授技术,承诺以高于市价10%回收成鸭。在双盆村的弯弯土路尽头,贫困户张少良赤足立于鸭塘中央,一声吆喝,鸭群如云聚拢。妻子癌逝,两子智障,曾压垮他的万多元债务,终于在三年鸭群蹒跚中消散——四百只鸭,一年四五万元收入,让他枯皱的脸上绽开笑容。至2024年底,周边乡镇已有871户农民在灰汤鸭的羽翼下摘掉“穷帽子”。
我与罗玉林是2023年在老粮仓镇星石村助力乡村振兴认识的,那时他热心地到星石村峡山湖边考察,想帮助喻冬霞兄弟养鸭。后来听说他儿子考上了北京大学,事业家庭都搞得好,对他愈发敬佩。今年五一假期中,我特带妻子专程登门拜访。那几天正是鸭乐园试营业期间,前来品鸭的人很多,院子里车子都停不下了。罗玉林忙里忙外接待各类客人。我花了215元,和好友周金虎点了四个菜,直等到下午一点多还没上菜来,不得不请他出面催。他满脸歉意地连说:“对不起,对不起!今天客人太多了!孟师傅先带你们去看鸭基地,我忙完了就来陪你们。”可惜到下午三点他还没时间,我们悄悄离开了。此遭虽有未能深谈的遗憾,但见他生意红火也很欣慰了。鸭司令罗玉林正追逐他的梦想:重现清代御史王文清主持的“鸭酒会”:文人墨客品鸭饮酒,即兴赋诗,九制汤鸭的香气与平仄诗句一同飘过三百年岁月。
灰汤鸭的烹饪,是一门传承的绝艺。老师傅喻华立于灶前,精选二斤八两生蛋母鸭,桂皮八角生姜入瓮,高压炖煮十七分钟,再以猛火收汁。鸭肉在滚油中煸炒至表皮金黄,骨酥髓润的香气漫溢。有食客驱车百里,只为这一口肉嫩味鲜、营养丰富的灰汤贡鸭。喻华的两个徒弟——二十岁的唐龙与更年轻的谭磊——在灶台边观摩,薪火相传的不仅是技艺,更是灰汤的味道基因。
产业的长河奔涌向前。罗玉林在稻鸭基地安装摄像头,每只鸭佩戴二维码,消费者轻扫即可追溯疫苗与生长历程。他的稻鸭共生、扶贫共富的养鸭合作社成为了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同时,罗玉林成立了湘一灰汤鸭业有限公司,两栋现代化的加工车间将贡鸭和宁乡花猪等制成真空包装的即食产品,鸭脖鸭掌变身休闲零食,让贡鸭、花猪跨越地域界限,飞到国内外食客口中。灰汤贡鸭,真正好呷!湖南临武鸭、灰汤鸭蜚声海内外。
温泉水汩汩流淌,乌江倒映着插秧人的身影。罗玉林站在田埂上,望见鸭群如活墨点染绿绸,稻穗低垂如谦逊的智者。他常道自己对钱无甚渴望,唯见农户数着卖鸭款时的笑脸,才觉此生不负。灰汤鸭从历史深处游来,羽翼承载着贡品的光环、洪水的淬炼、稻香中的新生,终在乡村振兴的浪潮里展开翅膀,“嘎!嘎!嘎”的欢叫声让人心花怒放。
一只只灰汤鸭浮游于汤泉之上,橙喙轻点水面,漾开圈圈涟漪。它身后是千年未歇的温泉,是青葱稻田中无数扑腾的翅膀,是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半生坚守——这水纹终将荡成时代的浪涌,漫向更广阔的江河。
作者简介
黄熊飞,系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青年研究会员,长沙市政府研究室四级调研员。曾著《面对朝阳》《青草集》《一路芬芳》等六本书及合著《大学语文》等书六本。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