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日讯(通讯员 刘雅欣)7月2日上午,长沙市未成年人保护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二次会议在长沙市长郡双语中学召开。会议总结了2024年协会在组织建设、专业服务、项目实施等方面的显著成果,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长沙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儿童福利处)处长、四级调研员张冶秋、协会会长刘嫦娥等领导及市委网信办、市中院、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市司法局等会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重要人事调整:葛君当选执行会长,张达任秘书长,许千珈任执行秘书长,并设立法律专业委员会,由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泽星担任主任。此外,关爱与救助专委会、思政教育专委会筹建工作已启动,将构建“法律支持—心理疏导—社会服务—思想教育”闭环保护体系。
协会自2024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成立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单位会员数量增至118个,新增了市司法局、市卫健委、市文旅广电局等32家机关单位及专业机构,涵盖法律、心理、教育等多个领域。建立由41名中级以上职称专家组成的“未保专家库”,为服务提供专业支撑。
协会全年实施了多项重点项目,成效突出,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困境儿童保障,完成长沙市民政局2024年“困境儿童分类分级保障培训项目”,覆盖9个区县(市)近1900名基层儿童工作者,对20名高风险困境儿童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实现风险等级降级;普法与教育,联合5家律所开展19场普法宣传活动;举办“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公益培训,吸引140余所学校参与;思政创新,参与策划实施长沙市文明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阳光成长”“心思政”融合推广活动;制作《了不起的思政课》主题寻访创新节目,通过8个市级官方媒体矩阵传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新媒体宣传,推出“未保周报”资讯平台及“童行说法”“未保先锋”等专栏,制作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公益宣传片。
协会会长刘嫦娥表示,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专业委员会实体化运作,开发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评估工具包,构建覆盖广、响应快的未保网络,“用行动诠释责任,以担当铸就信任,为长沙未成年人撑起更坚实的保护网”。
长沙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儿童福利处)处长、四级调研员张冶秋充分肯定协会工作,称其“展现了专业性、责任感和创新力”,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升服务精准度,推动“一人一策”个案干预;二是拓展协同广度,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三是强化组织动员,引导会员单位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长沙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协会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专业服务、强化社会协同,持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