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7日讯(记者 王文 通讯员 何潇源 图 彭红霞)眼下,正值“双抢”农忙时节,浏阳的田间地头,农户们顶着炎炎烈日,组织机械和劳力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适时栽插。
7月7日上午,在沙市镇沙市村浏阳市映昌农机专业合作社附近的稻田里,金灿灿的稻浪随风起伏,饱满的稻穗低垂,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种粮大户李旦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才割了一半的外圈,收割机的储存仓就满了!”李旦言语间难掩兴奋。合作社工作人员迅速驾驶装卸车接应,金黄的稻谷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很快在车厢里堆成小山,随即被运往粮仓烘干。
作为一名“90后”新农人,李旦已在田间耕耘十个年头。从城市白领辞职返乡,到如今经营600多亩稻田并成立合作社。“今年早稻亩产预计550到600公斤,比去年增产100公斤,是我种田以来最好的成绩。”李旦介绍,除了天气给力,科学的田间管理是丰收的关键。他积极参加长沙市种粮大户协会培训,学习“四高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精准把控每个种植环节,新增的“穗肥”环节效果显著,同时提前规划农时,有效避开病虫害威胁。目前,李旦的合作社内3台烘干机已同步运转,而他也已开始谋划晚稻种植,计划在7月24日完成630亩的“双抢”任务 。
沙市镇作为浏阳粮食生产大镇,今年早稻播栽面积达2.4万亩,目前大面积收割全面展开。多年来,沙市镇凭借粮食生产面积与产量稳居浏阳“双第一”,并蝉联长沙市“四高”高产竞赛冠军。当地通过整镇推进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打造“一河两岸三示范”样板区,组织技能培训,推动农业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专业化迈进。
据了解,浏阳市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30.58万亩,“双抢”工作7月初启动,目前已完成约10%的收割任务,7月10日将进入高峰期。为保障丰收成果,浏阳下一步将指导农户做好早稻适时收获、机收减损,确保颗粒归仓;同时加强晚稻秧田管理,培育壮秧,防范高温缺水导致的“烧苗”现象,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