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创长沙①丨文学浪子邓华,何以弄潮商海

发布时间:2025-07-10 19:55:03

编者按

“背着双肩包就可以来湖南创业!”湖南求贤若渴、热情邀约。青春之城长沙,如何与青青力量双向奔赴、同频共振?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工商业联合会、共青团长沙市委特别支持,2025年7月,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重磅推出《创长沙》大型融媒体报道,聚焦青春力量扎根长沙、建设长沙的生动实践,呈现这座城市向善向美、茁壮成长的壮阔气象。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永涛 李曼斯 范远志

苍翠的树影从车外掠过,城市的轮廓在身后逐渐模糊。驶入长沙市开福区一处田园胜地,一缕若有似无的油墨清香悄然钻入鼻——这便是邓华的“图书王国”。

邓华,湖南华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他被称为文学天才,少时曾两度斩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风头正盛之际,又毅然转身,先后成为娱乐记者、广告策划专家甚至企业销售总监。

2019年,邓华决定深耕出版行业,成立自己的公司,专注图书发行;2021年成功拓展湖南市场,成为多本知名图书的总代理。

兜兜转转,他再度与文字相拥,以另一种方式举起文学火把。少年时点燃的文学火种,在现实的土壤中传递,散发出更加明亮、温暖的光芒。

孤独坚守——“让‘心灵乌托邦’保持纯粹”

80后邓华,成长于湖南娄底涟源市一个贫瘠的小山村。物质生活的匮乏,浇不灭他对精神世界的炽热渴求。四大名著也好,外国经典也罢,他手不释卷,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书页折了角、卷了边,文学的种子,就这样在他心里悄悄扎下了根。

从书本中汲取的大量养分,为邓华淬炼出颇具哲思的写作风格。在风花雪月大行其道的时代,这条文学之旅注定是孤独的。

21世纪初,韩寒、郭敬明的巨大成功让青春文学热潮席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为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提供了证明自己的舞台。

2002年,正在大学就读的邓华凭借一篇《村庄的秘密》获得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成为80后文学星空中璀璨的新星。盛名当前,邓华的身侧多了不少“同路人”。

然而,真正走进文学界,却让邓华更觉孤独。

“在当时看来,新概念作文是一条扬名立万的捷径。”邓华回忆,确实有不少青年才俊门凭借不凡天资声名鹊起,又迅速变得籍籍无名。即便丢弃理想,消磨棱角,依旧很难名利双收。

彼时,邓华将文学视作“缪斯”,神圣不可侵犯:“既然文学与现实之间存在鸿沟,不如自我放逐,让‘心灵乌托邦’保持纯粹。”

大学毕业后,邓华带着“天才文学少年”的标签,在湖南广播电视台成为一名娱乐记者。

无尽叩问——“人生的疆界在哪里?”

在文字的江湖里,写锦绣文章和写娱乐八卦,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码事。邓华却在娱乐新闻里,劈开一条独特的路。

不同于短平快的八卦消息,邓华的娱乐报道带着观察与思辨的锋芒,针砭时事,颇具深度。有人笑他“杀鸡焉用牛刀”,他置若罔闻,兀自当一个“异类娱记”。

这份工作报酬丰厚、外表光鲜,却始终填不满邓华内心深处的那份空谷回音。无数个夜晚,追问在脑中盘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疆界在哪里?我还能成为谁?

对生命多样性的叩问,像一股无法抗拒的推力,将他推出舒适区。

一年后,他辞职来到上海,成为脑白金策划部的一名广告策划人。他将文字的巧思化作一句句朗朗上口、直击人心的广告语,再次证明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成为策划领域的佼佼者。

就在亲友们几乎认定这位昔日的文学才子已彻底“弃文从商”时,又传来好消息,2005年,邓华参加第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凭借《纸上的祈祷》一文,他再次获得一等奖。

《萌芽》杂志时任主编、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赵长天点评邓华的获奖文章,赞叹他的文学天赋。北京大学教授、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曹文轩多次写信鼓励邓华坚持文学创作。

此时,众人恍然,邓华看似毫无章法的人生轨迹,始终被“文学的丝线”牵引。文学带给他广袤无垠的精神世界,使其无法停止对人生的探索。他逡巡于文学与商业、理想与现实、远行与归隐之间,寻觅灵魂的栖息之地。

探索的脚步并未停歇。

2007年,邓华又一次转身,一头扎进江苏常熟的市场一线,成为“好记星”学习机的代理销售。凭借过人的悟性和拼劲,他很快斩获骄人业绩,在商业实战中证明自己的另一种潜能。

2008年,邓华回到长沙成家。2009年,他进入广州开心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图书策划总监,深耕湖南图书市场。

梦想交汇——“教育出版,才能让火种代代相传”

一声婴儿啼哭,安抚躁动的灵魂。邓华,成为父亲。

初为人父的温暖与沉甸甸的责任,在他心底点燃一簇的火焰。他决定暂时停下漂泊的脚步。

10年间,邓华在出版行业精心耕耘。在这里,他找到文学与商业的交汇点:“写作可以点燃思想的火把,而教育出版,才能让火种代代相传。”

2019年,邓华精挑细选,眼光独到地锁定《学霸笔记》《秒记小四门》《大百科知识全书》《优秀生系列》等教育类图书作为核心产品,专注于湖南图书发行市场。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初期,凭借精准选品和渠道深耕,线下销售势头良好。然而,互联网浪潮席卷,实体书店门庭冷落,阅读习惯悄然改变,整个出版行业面临萎缩寒流。不少曾经辉煌的同行黯然退场。

“责任在肩,我不能再随时逃跑,唯有狭路相逢勇者胜!”邓华逆流而上——一方面巩固线下渠道,另一方面构建线上网络。这一战略转型打破地域界限,使其产品市场迅速扩张。

目前,邓华创立的湖南华宸教育科技已拥有22名精干员工,在长沙文化地标定王台和高桥市场均设有门市,计划5年内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行业逆势成长的标杆。

心火不灭——“用一生来回答年少时的追问”

2024年7月,挪威北部,极昼笼罩大地。

邓华驱车8小时,抵达传说中世上最孤独的足球场。永不落幕的白夜在他心灵深处掀起宏伟交响,他如此写道:“时间和命运都虚无缥缈,惟有内心的梦想永恒不变。”

此时的邓华创业数年,公司初具规模,事业稳步向前,不再执着于分割梦与现实。

“人生有很多种幸福,既可以在文学的路上热烈美好,也可以在现实中清醒强大。”如今的邓华,已乐于用现实的成功来滋养文学梦想。

邓华每年都要去世界各地旅游,一边商海沉浮,一边在他的理想国里遨游,他跨越山海,闯北极、踏孤岛,览山川河流,听风吟雨落。

文学的火把熊熊燃烧,他继续写诗:

请允许遗忘/

允许你我一生的风雪/

都走进那片荒原/

那里沉睡着我所有/

未曾给你命名的春天

……

“42岁的年纪,再也写不出24岁的文章。”他写写删删,不时自嘲,又随即释然:“热爱文学的人,将用一生来回答年少时的追问。”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