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左璐 刘钰清
7月5日至20日,长沙学院“东风铸盾,星耀寰宇”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团队先后走进长沙市藩后街社区、桔苑社区、金雅社区、麓泉社区、锦绣社区、麓景社区六个社区,以3D打印制作的模型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旨在以专业实践为依托,让“两弹一星”精神融入青少年及群众认知,传承红色基因,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进企探“理”:借3D打印,寻精神脉络
为让“两弹一星”的精神宣传更具专业深度,实践团紧扣功能材料专业,深入探访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3D打印原理、研学3D打印技术,为后续宣讲“两弹一星”精神、向同学们精准讲解3D打印导弹模型原理积累素材。
在展示厅,团队成员看到了航空航天、3C、鞋模、汽车、医疗等诸多领域的产品,其精巧结构令人惊叹。在企业车间,大家近距离观察3D打印机的实际操作流程,从模型设计数据导入到逐层堆积成型,每个环节都彰显科技魅力。讲解人员结合具体案例,生动演示3D打印如何通过快速迭代、精准成型满足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让同学们对该技术的认知从理论层面升华至实践层面。
社区宣讲:以模型为媒,诉精神内涵
在社区,实践团成员以历史为切入点,系统讲述东风系列导弹从立项到突破的艰辛历程。实践团更是结合专业特长,展示由3D打印、陶瓷以及黏土三种材料制作出的导弹模型,并从材料科学角度剖析金属、陶瓷等不同材质对导弹性能的影响。专业视角的融入,让精神宣讲跳出单纯历史讲述,与专业实践深度绑定,助力参与者更好的理解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实践互动环节,团队成员用化学小实验模拟火箭燃料燃烧迸发推力,借助物理小实验展示导弹飞行轨迹,揭秘导弹飞行的平衡“密码”。孩子们更是亲手制作和体验了“纸杯导弹发射”和“黏土导弹”。这个环节不仅让“两弹一星”精神从理论走向实践体悟,更是激发了青少年的探索热情,增长了科学知识和能力。
此次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成员们的专业特色,整合校社科研资源,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模式,以宣讲为魂、互动为桥,构建起“精神传承-科技普及-专业实践”的立体化育人体系,让“两弹一星”精神更“声”入人心。
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打造新媒体矩阵,聚焦东风系列导弹研发历程中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材料科学应用,满足广大网友多样化学习需求,高效传播知识。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