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湘江新区说到做到

发布时间:2025-07-25 15:40:2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陈佳

“如果我们的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吸水就好了”,这个充满童趣的奇思妙想,如今在湖南湘江新区成了生动的现实。

受到台风影响,长沙连续几天暴雨,梅溪湖国际新城却不见雨水浸泡的狼狈——透水砖铺就的人行道上,“温柔化解”暴雨冲击,雨水悄无声息的深入地下;下凹式绿地里,积蓄的雨水滋养花草,这样从容的雨景得益于“海绵城市”系统的应用。

那什么是“海绵城市”呢?

这一概念在2012年首次提出,核心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面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时具备良好弹性,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释放并利用蓄存的水。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海绵化改造后的片区。“颜值”上升,功能提升,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打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

走进湘江新区,会发现“海绵化”无处不在。

梅溪湖国际新城构建全域“海绵网络”:透水铺装如密布的“微型漏斗”吸纳地表径流,下凹式绿地像“生态聚宝盆”滞留渗透雨水,植草沟似“绿色丝带”引导水流缓行,减少地面积水风险;桃花岭等山体植被茂盛,是天然的雨水收集器和蓄水库,从源头切断了积水隐患;梅溪湖作为核心调蓄体,具备“错峰蓄排”功能,配合龙王港的活水循环与湿地净化,既解“雨时之忧”,又保“枯时之需”,完美诠释了新区“智慧治水”的创新思路。

这种治理效能,直接转化为居住环境的幸福感。“下雨天出门再也不用‘蹚水’了!”家住梅溪湖的居民感慨,道出了新区群众对海绵城市的直观体验。“雨再大,这里的路依旧好走,绿植更显葱郁,空气里都是清新的草木香。”散步的游人赞不绝口。

如今,海绵城市的“新区经验”还在持续升级。梅溪湖二期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区域,将道路、源头设施与湿地深度融合,金菊路、松柏路等道路通过“传统排水+生态廊道”的双系统设计,让雨水“边流边净”汇入龙王港;“湿地打造、排口整治、生态岸线修复”三大工程联动,更让“海绵”不仅能“吸水”,还能“净水”“养水”。这种“工程+生态+智慧”的复合治理模式,成为湘江新区向外界展示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名片。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梅溪湖的透水砖接住第一滴雨水,它们穿过砖缝渗入大地,藏进洼地滋养草木,在新区的城市肌理里悄悄完成一场温柔的循环。这不是对城市的改造,而是新区用“海绵”,重新定义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少了内涝的焦灼,多了街角的湿润绿意;少了资源的浪费,多了生态的自在呼吸。

让坚硬的城市柔软下来,每一滴雨、每一寸绿,都将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