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5日讯(通讯员 李想)面对深度老龄化带来的社区服务挑战,湖南湘江新区望月湖街道通过创新模式激活高校志愿资源,探索出一条代际共融的为老服务新路径。
作为典型老龄化社区,望月湖街道60岁以上居民占比超28%,独居、空巢及高龄老人数量持续攀升。基层社工站虽全力应对,仍面临专业力量不足、服务覆盖有限等困境。与此同时,周边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三所高校拥有近6万名学子,志愿服务潜能巨大,但此前存在需求错配、参与碎片化、专业度欠缺等问题。
2023年起,望月湖街道社工站启动“耆乐无穷”长者乐活一族计划,构建高校志愿者深度参与社区为老服务的创新模式。社工站联合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及老年协会,通过入户调研、智能设备数据反馈,建立动态“银龄需求库”,聚焦健康管理、安全守护、精神慰藉、数字鸿沟四大核心需求。同时梳理高校资源,绘制“高校能力图谱”:医学院对接健康服务,师范生侧重情感陪伴,计算机专业助力数字适老,艺术学院丰富文娱生活。
针对学生志愿者,社工站设计系统培训体系,涵盖老年生理心理特点、沟通技巧、服务伦理等基础通识,智能设备辅导、认知症友好沟通等专项技能,并实行“资深社工+高校教师”双督导制,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提升实践敏感度。
社工站孵化多个品牌项目:“青春共皓首”结对帮扶、师范生主导的阳光同行、代际陪伴、智享夕阳、数字助老工坊等。其中,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学生团队定期开设智能手机应用、反诈防骗等课程,年均服务超1500人次,覆盖社区65%老人,重点人群服务率达82%。
数据显示,高校志愿者参与人次三年间从50人次跃升至1500+,占社工站志愿力量80%。96%受助老人对服务态度表示满意,88%认为服务“切实解决问题”。95%参与学生表示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显著提升。湖南师范大学社工专业学生邹同学分享:“在望月湖的实践让书本知识‘活’了起来,我深刻体会到社工的价值。”
该项目推动社工站角色从“直接服务者”向“资源整合者、能力培育者”转型,形成稳定的“校社共育”模式。社区代际隔阂减少,老人孤独感降低,凝聚力显著增强。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