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让青春逐梦人轻装上阵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晗
“只需三块屏幕、一个方向盘,矿工就能在地面空调房里操控井下千米的矿车。”在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以下简称“大创园”)展厅内,一台搭载远程驾驶系统的矿车模型前,“95后”创业者何遥向前来参观的人演示。
这位长沙斐视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带领团队用短短3年时间,完成近1000项远控系统交付,将“方向盘后无人”的愿景变为现实。
何遥的创业故事,是长沙培育青年创客的生动注脚。作为湘江新区“1个核心园区+1个服务中心+N个孵化基地”载体支撑体系重要一环,大创园1.2万平方米创业空间内,已构建起“服务区+苗圃区+孵化区+加速区”的全链条孵化生态,让一个个怀揣梦想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在这里实现从“实验室”到“大市场”跨越。
体系化支撑,轻装创业零门槛
“三年前,我们连打印机都买不起,办公室就是个地下车库。”何遥的创业记忆里,藏着无数青年创客的共同经历。这个从矿区走出的年轻人,带着“让矿工远离危险”的初心,与湖南大学校友组成团队,在长沙开启了远程驾驶技术的攻关之路。
转机始于入驻大创园。园区提供的免费展厅、租金水电减免,以及客户资源对接,让这个“车库团队”快速成长。如今,斐视科技已成为三一重工、华为的“技术外挂”,其远程驾驶系统视频延时低于0.14秒、控制延时低于0.03秒,领跑行业,还斩获10余项国内外大奖。
秉持“把最好的地段留给未来”的理念,大创园精准锁定空间成本高、资金获取难、资源对接弱三大创业痛点,按项目类型、规模、成熟度分级入驻,四区联动,梯度孵化,形成了“初创—成长—成熟”的动态孵化闭环。目前,大创园“三年房租全免、水电物业全免”政策已累计为创业者减负超300万元。
资金扶持更显“精准滴灌”。获得省大学生创投基金注入,叠加“火炬计划”“柳枝行动”“红枫计划”等政策支持,斐视科技累计获得超200万元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大创园已有18个项目在省大学生创投基金助力下突破融资难关,“柳枝行动”对科技企业贷款提供70%风险补偿的举措,更是破解了“小早”项目融资难的困局。
服务体系同样“无缝衔接”。园区组建由院士、企业家、投资人构成的“三师联动”智库,实施“1个项目+1名导师+1套方案”陪跑机制,22场专项辅导解决68项创业难题;专职“创业管家”集成30项政务服务,从企业注册到专利申报“零跑腿”代办,已帮助56个项目完成注册。
何遥说:“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对接,园区总能提前想到我们的需求。”
全周期护航,创新种子茁壮长
“不仅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在湘江新区,“轻创业”不是降低标准,而是去除不必要的负担;“低成本”不是简单让利,而是搭建更高效的成长阶梯。
依托大创园,湘江新区加速打造“创意孵化—加速—产业化”全周期护航体系。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实验室成果—创业项目—科技企业”转化通道畅通无阻,40个孵化基地、4个概念验证中心、8个中试基地,让科研成果不再“沉睡”实验室。
市区团组织联动的“组合拳”更让创业氛围持续升温。团长沙市委聚焦青年创业热情高、经验少的现状,通过实施青年创新创业“青蓝计划”“长沙青春小店”支持计划,迭代升级打造长沙青年人才驿站,打好青年人才“引、聚、育、留”组合拳,助力打造长沙青年创新创业服务链。团湘江新区(岳麓区)委举办系列宣讲活动把政策和经验送上门,常态化交流沙龙促成多个项目对接金融机构、产业链等资源。
政策红利还在不断叠加。除了高校人才库持续输送智力,法务团队协助化解风险,税务部门简化流程办理之外,大创园还规划了冥想室、健身房、宠物托管区等,让青年创业者真切感受到“创业不孤单”,不断提高政策感知度和青年获得感。何遥告诉记者,斐视科技今年预计申报10项发明专利,大创园知识产权团队正在全程跟踪辅导。
大创园运营负责人、湖南岳麓山科创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伟介绍,目前,大创园已吸引60个大学生团队入驻,孵化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就业超500人,呈现“三个70%”特征,即70%项目来自高校实验室成果转化,苗圃区70%项目获创投基金投资,孵化区、加速区70%项目获得产业链订单或应用场景支持。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