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赵志高 通讯员 刘思雅
湘遇厦大,智聚雨花。
7月28日下午,“2025长沙·厦门大学·企业·科技项目对接会”在长沙通程国际大酒店举行。政、校、企三方共同为长沙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该活动由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长沙市科学技术局、雨花经济开发区与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共同主办,是长沙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又一有力举措,将助力长沙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政校企合作,供需精准对接
步入活动现场,外场展区汇聚的创新成果瞬间吸引众人眼球。“平面+立体”结合的展示空间,系统呈现了厦门大学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涌现出的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从精密的模型演示到直观的平面介绍,与会嘉宾得以“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活动伊始,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郭诗辉致辞。他表达了对长沙产业基础与创新环境的高度认可,并期待通过此次对接深化政、校、企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湘转化落地。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长聘副教授涂晓彤,带来“声音阵列技术”精彩路演。他呈现的前沿应用前景激发了企业代表的浓厚兴趣。
随后,雨花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谢姣梅详细介绍了园区产业布局、创新生态及亟待攻关的核心科研需求,为高校技术供给精准导航。
湖南伊米森科技有限公司曹添奕、湖南挚合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叶辉作为企业代表,分享了企业在技术升级中面临的痛点与具体需求,呼唤高校智力支持。
项目签约, 推进产学研协作常态长效
活动现场,雨花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与青年人才林榕彬签署“新一代PNT系统产业化项目”落地协议,标志着这一前沿技术产业化进程在雨花正式启动。
株洲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与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孙海信教授团队签署“ ‘空天地水’通探定导一体化”技术研发与规模化应用示范平台合作项目协议,将共同推进北斗技术在复杂环境定位导航领域的深度应用与示范推广。
两项合作成功签约,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充分体现。
本次活动还致力于构建常态长效合作机制。主办方编制并发布了《厦门大学科技成果汇编-最新》印刷版,为长沙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同时,将对活动中涌现的技术需求、对接项目、合作意向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专项报告,并建立跟踪落实机制,确保对接成果“开花结果”。
还将着力建设“科技项目对接活动”线上平台,集成科技成果展示、技术需求发布、线上智能匹配等功能,推动“线上预对接、线下深合作”模式常态化、高效化,持续畅通产学研合作通道。
“智囊”赋能,服务升级共育创新沃土
活动中,主题报告环节汇聚了不同行业专家的思想智慧。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高聪明深入剖析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与核心技术,助理教授陈安军聚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揭示其驱动产业变革的巨大潜力;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曾念寅教授则深刻阐述了低空经济的广阔发展空间与关键技术挑战。3位专家的报告高屋建瓴,为长沙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引和技术路径。
产业转型升级也离不开精准高效的优质服务。长沙市企业服务中心综合服务部部长廖晶,详细宣讲了长沙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传递了政府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清晰信号与务实举措。
最后的自由交流与分组对接环节气氛热烈,与会企业代表立足自身技术领域,和专家教授展开深入的技术咨询、项目洽谈、合作探讨。
现场还有3个设施完备的洽谈交流区同步开放,配备专业洽谈桌椅、投影及网络设备,营造了高效沟通环境。工作人员全程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评估与对接协调服务,推动一对一、多对多洽谈深入进行,提高合作意向达成率。
政府搭台、高校赋能、企业唱戏,有效促进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长沙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注入了澎湃动力。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