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舒豆
脑电波“读懂”意识、意念操控设备、疾病精准溯源……这些科幻场景正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走入现实。近日,由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管委会主办的人才沙龙之“科创圆桌派”聚焦这一热点,特邀长沙思维解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童培峰和微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姚阳屹展开深入对话,为行业从业者及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技术突破:医疗领域率先破局
“我们不仅提升了癫痫异常信号的识别准确率,更在病灶溯源上取得显著进展,”童培峰强调其团队开发的非侵入式脑电分析平台已在癫痫诊断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该技术已与湖南省内多家医院开展临床合作。
与此同时,姚阳屹介绍了团队在高端眼科器械领域的最新突破:植入式视网膜电刺激器系统已完成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研究,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7年实现产品上市。他特别指出:“我们依托‘中国速度’,将国际顶尖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可用于临床的医疗器械产品,全面验证了其可制造性、安全性与有效性。”
路线分析:非侵入式引领当下,侵入式赢在未来
针对侵入式与非侵入式技术路线之争,双方达成共识:短期内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因其安全性和便捷性,更具普适化应用优势。尽管脑电信号易受肌电干扰影响,但通过机器学习降噪和统计建模优化,信号质量正持续提升,已可满足部分轻量级交互和康复训练需求;从长期来看,侵入式脑机接口有望成为主流选择,特别适用于重度瘫痪患者的意念控制、视觉、听觉功能重建,以及癫痫、帕金森、抑郁症等神经调控治疗场景。这些应用对大脑的“深度访问”与“精准刺激”有更高要求,非侵入式技术难以胜任。“非侵入式赢在安全和易用,侵入式赢在性能。是‘精准’与‘便利’之间的权衡。” 姚阳屹解释道。
发展标尺:伦理与普惠并重
访谈中,嘉宾展望了未来十年该技术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睡眠管理乃至虚拟现实中的融合应用。“想象通过意念调节设备改善睡眠,或是在虚拟空间重建感官体验,”童培峰描述道。然而两位嘉宾也警示,意识读取等应用需建立严格伦理框架,防止“意念泄露”风险,这需要政策法规与技术发展同步推进。同时也要关注到技术的普惠性,如何让基层医院共享尖端诊疗成果,弥合城乡健康资源鸿沟,是衡量技术价值的重要标尺。
湘城闪耀:长沙的产业突围之路
作为新兴的医疗科技高地,长沙正依托丰富的医疗资源与高校研发优势构建产业生态。童培峰提到:“长沙的医疗数据库和临床资源为技术迭代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持。”二位嘉宾建议年轻创业者聚焦细分域突破,在材料科学、芯片设计等关键环节建立技术壁垒。随着中国在脑机接口核心算法与硬件领域逐步缩小国际差距,长沙企业的创新实践正为这项技术注入鲜明的“中国方案”。
据悉,岳麓山人才沙龙自2021年创办以来,已累计吸引3000余人次现场参与,线上观看突破200万人次,持续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发展赋能。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