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31日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梁焕鑫 杨慧英)7月29日,清晨七点,长沙县果园镇星城供销门店里,不少农户手中拎着采摘好的农家菜有序排队,逐一等候称重、质检……这些新鲜菜一会将搭乘配送车辆,中午时分便能端上市民餐桌。
队伍另侧,湖南星城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城供销”)负责人陈帅忙着使用“供销都管”小程序,将农户手中的菜品、重量等信息逐一录入。
“农家菜是好东西,城里人喜欢,打通进城渠道后,多方受益哩!”陈帅,90后,果园镇花果村的农家伢子,在多数同龄人选择进城务工时,他一头扎进土地,在星城大地书写着“数字新农人”故事。
如今,他自主研发的“供销都管”平台,已为两万多位农户提供快递代收发和农家菜购销服务,其中农家菜购销量日均达1500斤,有效带动500多农户增收。
破壁之痛
信息孤岛上的叹息
2019年,当时陈帅的企业主要从事快递进村业务,在无数次的送货中,他眼中盛满两种不同的图景:
一边,是田间长势喜人的蔬菜,因缺乏销路,最终无奈枯萎、腐烂;另一边,是城市小区门口,人们提着高价购买的“有机”“农家”蔬菜,抱怨着价格高昂。
矛盾的景象就在眼前,新鲜脆嫩的农家菜如散落在农村的宝藏,像不少家庭安装的光伏发电板一样,只要“并上网”,就能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市民餐桌的新宠,但要出村,谈何容易?
这些都如针般扎进陈帅心底,供需“壁垒”驱动着他开始思索:如何能让农家菜走出村落,如何让农户再多一份收入,如何能更好实现愿景?一连串的发问,使得他眉头紧锁。
送快递的间隙,成了他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时间。半年多里,他一次次走进农家院落,倾听诉求:“帅伢子,菜好,就是没人晓得,有什么办法解决不?”“我们农村人最看不得浪费,但是吃不完都老在地里,可惜哒咧!”……
这些沉甸甸的叹息,汇聚成陈帅心底最隐秘的痛楚。
搭桥之智
数字翅膀飞越田埂
“光知道痛不行,得找到那把钥匙。”离开田垄,陈帅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办公室里,大学时期所学的地理信息专业知识,成了他手中最有力的“开山斧”。
“如果只依赖人工,成本会不断增加,农家菜要畅销必须走上信息化,智慧化。”一连几个月,陈帅不停地翻资料、查书籍、写代码,伏案构建心中蓝图:开发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线上智慧平台,让每一片菜地、每一棵好菜,都能被精准“看见”。
那段时间,陈帅时常扎根田间调研,摸清“痛点”,再返回办公室继续研发,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开发出“供销都管”微信小程序:农户打开手机,拍下蔬菜照片上传,系统自动识别品种、记录位置、标注采摘时间,实现菜品溯源;收购现场,当天所送菜品重量、种类等信息输入记录后,一周后可在平台结算提现。
陈帅介绍,正是这样一座“数字桥梁”,打通了农家菜品流通最关键的环节,原本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流程,都能实现“一键完成”,极大节省收购成本。
蓝图虽美,落地却荆棘丛生。要说服习惯了现金交易的农户们拥抱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难度不亚于在旱地里引水。陈帅耐着性子,掏出手机一遍遍演示,用最直白的话语解释:“李爹,您看,这平台就像给您地里的菜办个身份证,什么信息都一目了然,消费者也看得到,吃得更放心。”
一次次的演示,一次次的失败,又一次次的坚持。最初犹疑的农户,在陈帅手把手教导下,成了平台第一批受益者。当李大爷颤抖着手,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自家蔬菜售出并结算提现时,那浑浊眼睛里闪动的光芒,是对陈帅最大的肯定。
共生之美
从田头到舌尖的共赢链
智慧平台终于长出翅膀。陈帅的“供销都管”平台,如一道数字清泉,精准浇灌了信息干渴的土地。
平台的一头,农户欣喜发现,辛苦劳作的成果不再被低价盘剥,而是直接送到城区商超、餐饮和家庭消费者手中,价格公道透明,收入显著提升。另一端,星城供销工作人员只需轻点屏幕,就能实时把握菜品上市时间,提前做好预售,确保第二天供应及时。
要想农家菜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就要像收粮一样,既要长期定点收购,也要合理定价,并进行价格公示。每周一、三、五,陈帅准时来到长沙县海吉星市场,挤在批发商、菜贩子中间,目光锐利地扫过成堆的蔬菜,仔细辨认产地,专注记录不同时段价格涨跌的微妙轨迹。“只有把田间地头的成本与城市餐桌的售价,放在同一杆秤上反复称量、比对,才能为农户撕开那道无形屏障。”
好菜进城,滋养的不仅是农户的生活,也为城市餐饮注入了“新鲜引力”。长沙县“味道江湖饭庄”的老板是平台采购大户,他特意在菜单上标明“乡里直供”并附溯源二维码。顾客扫码后,蔬菜的产地、种植者信息、采摘时间一目了然。“客人特别喜欢这种看得见的放心,翻台率明显提高。”
县城某生鲜超市则将农家菜专柜设在入口显眼处,借助“新鲜直达”的招牌,客流量提升了近20%——农家菜正成为吸引人气的“金字招牌”。
站在熟悉的田埂上望向远方,陈帅脚下的土地,曾生长过无人问津的蔬菜,如今已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他打破的不仅是信息高墙,更是城乡之间那由来已久的隔阂与疏离。
下一步,陈帅还将继续以代码作犁铧,耕耘在信息时代的田野上,让农家菜由卖得出到卖得多、卖得好转变,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技服务,用技术温度消融信息壁垒,让土地的心跳在城市脉搏里找到最动听的回响。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