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陈琪
从艰难突围到全球一枝独秀,二次创业成功转型,实现产值连续攀升,长沙一派直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长沙一派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以技术硬实力在全球高端装备竞逐中搏风击浪,扬帆远航。
破壁:从“卡脖子”到国际领先
1998年,一派直驱董事长朱更红与伙伴用5万元启动资金点燃创业星火,他们以直线伺服技术为基础,研制出中国首台数控活塞异形销孔镗床,让国产发动机活塞告别进口依赖。
对于控制精度高于2μm以上的数控机床,直线电机就是优先或必须的功能部件。直线电机不需要中间传动环节,直接驱动物体运动,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长寿命等独特优势,是高端装备的优选功能部件。一派直驱的非圆截面数控车床创新性地采用了直线电机,并系统地将相关机械结构、直线驱动、计算机控制等做到了极致。朱更红自豪地介绍:“我们的技术参数至今仍站在全球前沿:400Hz响应频率、1μm动态精度、2000N驱动力。”依托此开发的非圆截面数控机床,可生产形状复杂、高精度的发动机活塞,助力中国内燃机跨越国四至国七排放门槛,也同步实现了欧四至欧七排放标准达标。由此,一派直驱荣获内燃机工业百年成就奖。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传统燃油车市场萎缩,竞争对手陆续退出,而一派直驱坚持住了。戏剧性转折随之而来:欧美延缓燃油车禁令。因全球竞争对手消失与自身的技术优势,一派直驱站稳了全球行业领导者地位,业务覆盖德国、韩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一派直驱的数控机床供不应求,一派直驱装备制造负责人王伟介绍:7-9月,已有20多台机床在排队生产,其中一半以上将出口到波兰、墨西哥、印度等国家。
转型:二次创业再攀高峰
面对新能源汽车对内燃机市场的冲击,2009年,一派直驱前瞻性战略转型:开启直线电机业务板块,而这与此前公司的拳头产品——非圆截面数控车床的核心技术是相通的。
历时8年,投入超6千万元,经历稀土价格暴涨、行业萧条、人员变动等多重考验,2017年,一派直驱直线电机业务终于迎来盈亏平衡,此后连年高速增长。这场脱胎换骨的转型,终使直线电机产品贡献了80%以上营收,公司名称也从“一派数控”变为“一派直驱”。
“从订制的特种机床到规模化核心零部件,企业经营逻辑完全不同,前者是‘做精做强’,后者是‘做大做强’。”朱更红深有感触,“而二者的核心技术是相通的,那就是直驱技术,这也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护城河,穿越产业周期的根基。”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对其“大推力高密度直线电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评定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项耗时多年攻关的成果,一举解决了电磁设计、冷却系统、推力波动等核心难题,打破大推力高密度直线电机领域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解决了困扰国内产业发展的关键“卡脖子”问题。
核心技术成就优质产品,在一派直驱电机制造车间,机械轰鸣,工人们有序配合,产能拉满。电机制造部长阳小波介绍:“我们平均月产量上万台,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的产值。”
朱更红表示,今年,直驱电机与数控机床两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全年产值争取实现60%的增长。而谈及未来发展,朱更红直言,依托中国稀土供应链的绝对优势及自身的核心技术,企业的直线电机必将走向全球,开拓更大市场,为中国智造在全球高端装备产业写下最坚实的注脚。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