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刘欣然
截至今年7月,长沙县城镇新增就业1319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03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80人,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4258人。开展技能培训班36期,覆盖1586人次、创业培训班29期,覆盖907人次……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经济脉搏。今年以来,长沙县人社局紧密围绕“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核心目标,以精准施策为导向、以多元举措为支撑,扎实推进各项就业创业政策与服务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全县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精准对接需求 搭建就业桥梁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机会。”7月底,一场专为高校毕业生和急需用人企业“量身定制”的专场招聘会在长沙县零工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举行,不少应届毕业生经过与企业招聘负责人深入交流,现场达成了就业意向。
活动前期,县人社局通过主动上门对接企业,多渠道广泛收集岗位信息,并利用线上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求职者关注,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起精准对接的“人才桥梁”,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这场招聘会的成功,是县人社局精准化就业服务的生动实践之一。“春风行动”期间,县人社局归集近300家企业提供5万个岗位,举办线上线下+直播带岗招聘会52场,达成就业意向近1万人;发动街镇开展“春暖农民工”招聘活动12场,服务近2万人次,帮助近万人就业。
此外,县人社局还依托“星城E就业”“智慧星就业”等平台持续发布岗位信息,累计为3972名重点群体提供了职业指导和岗位推荐;通过政企深度合作与求职者画像分析,构建起高效的人岗匹配体系,成功推荐就业1679人。
从精准匹配到常态服务,县人社局正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搭建起稳固的就业桥梁,有效满足了企业与求职者双方的用工及求职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强化技能赋能 靶向助推就业
6月上旬,长沙县、长沙经开区2025年“星工杯”星沙工匠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首届“星人资”金牌HR人力资源技能竞赛决赛暨市级选拔赛举行,最终决出前五强出征长沙市决赛。本次大赛深度融合“星沙工匠”与“星人资”品牌建设,通过以赛选才、以赛育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近年来,县人社局依托人力资源企业优势,开拓“星人资”促就业劳务品牌微市场,发展了一批像长沙县玉雅清朦职业培训学校一样优秀的企业。在加强劳务品牌培育的同时,县人社局率先全省构建区域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基地,大力开展“技能照亮前行”职业技能行动,以“精准化培训”为核心抓手,紧扣市场需求、突出技能赋能、强化就业衔接,切实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
“参加培训不仅免费,还帮我顺利找到了好工作。”刚实现就业不久的周女士坦言,参加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让50多岁的自己还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真切感受到了技能带来的改变。
“一技在手”成为劳动者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区域就业稳定提供坚实支撑。
筑优创业生态 释放创业活力
创业是就业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长沙县人社局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保驾护航。
在长沙黄花机场的大学生创业服务接待站,工作人员正在为有意来长沙县发展的青年,详细介绍长沙县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作为全球大学生和青年创业者落地湖南的“首站枢纽”,该接待站以“首问、宣传、导流”为核心,构建起“一站式”整合、“一条龙”闭合的服务体系。
据悉,县人社局创新构建长沙县大学生“双肩包”创业“一站多点”服务体系(核心站+分站点),建立高效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和业务协同机制,实现“中心调度、多点响应、资源共享、服务下沉”,不仅设立了黄花机场大学生创业服务站,还与县内15所高校结对,提供政策宣传、岗位推送、职业指导、创业扶持等全方位服务。
创业培训是创业梦想扬帆的起点。县人社局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业培训活动,今年以来,已完成马兰花创业培训28期,并通过政策支持、专业服务、专家指导、企业联动等举措,全链条赋能创业。同时,县人社局深入对接县内十余所高职院校,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补贴性创业培训课程,助力青年群体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
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搭建高效劳务用工对接平台;高质量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确保培训成果转化为就业能力;深化重点群体帮扶与人才引进,提升重点群体就业竞争力;持续打造“星人资”促就业市场化服务品牌,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省级优质服务品牌及特色劳务品牌。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