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罗蝶蝶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聚焦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基础研究,致力于搭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桥梁,宣传推广古生物科研成果,特设立“湖南古生物大讲坛”。该讲坛旨在汇聚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向广大院校学生、行业从业者及社会爱好者,系统展示古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前沿成果与学术动态,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通过讲坛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热爱,鼓励更多人投身科学研究事业。
8月23日,“湖南古生物大讲坛”第十三期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成功举办。讲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盖志琨研究员作题为“人真是鱼变的吗?”精彩讲座。
省地质博物馆馆长李倩出席,对古生物学科普知识兴趣浓厚的观众共百余人参会。本期大讲坛也在“新湖南”云直播平台及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视频号进行了网上同步直播,直播热度近36万人次,显著提升了大讲坛的社会影响力。
盖教授采用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问答式讲座形式,深入浅出地引导听众思考“人真是鱼变的吗?”这一富有科学深度的问题。他通过展示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与演化遗迹,结合生动的实例和层层递进的互动提问,系统梳理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关键演化历程。
提问互动环节,现场观众们积极提问,“如何判断古生物的颜色?”“奇虾如何进行捕食?”,盖教授则一一耐心解答。报告结束后,仍有不少观众留下来与教授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科学普及是连接科学研究和社会大众的桥梁,是社会观念创新变革,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我省传播自然资源科学与文化的重要窗口,省地质博物馆始终把“开展科学普及,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当成重要使命。
古生物化石承载了生命演化亿万年的壮阔历程,是自然科学探索领域中的璀璨瑰宝,“湖南古生物大讲坛”自创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三期,邀请到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的十余位古生物学家,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具象化、生动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带来一场场古生物学的科普盛宴。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社会公众对于“大讲坛”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观众,参加到我们的“大讲坛”中来,让我们看到了“古生物大讲坛”这个平台在基础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方面的深远影响。
此次报告以线下+线上直播的方式呈现,省地质博物馆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上报名渠道向公众开放“古生物大讲坛”,鼓励更多人走进古生物课堂,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和参观体验。下一步,省地质博物馆[省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将继续做好地质遗产和古生物化石宣传与保护工作,定期组织国内外优秀的古生物专家向社会公众举办古生物学讲座,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古生物大讲坛”。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