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霄 通讯员 陆吉涛 曾颖
青春的选择,汇聚强军兴军的时代脉动。9月,长沙市芙蓉区一批怀抱理想、素质过硬的新生力量踏入军营,选择将青春奉献给国防事业,用行动诠释青年一代的理想担当与家国情怀。
“追光者”王乐凯:万里征途,以仁心砥砺践行初心
从红色圣地到雪域天路,从长针济世到钢枪卫国,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的王乐凯,用两次非凡的旅程淬炼了入伍初心。
大一暑假,刚结束学校20天军事集训的他,怀揣对红色先烈的敬仰,毅然从学校出发,历时19天徒步400公里,寻访湘楚大地的红色足迹,在革命先辈的感召下坚定理想信念。大三暑假,他单人单骑驰骋2160公里,历时29天征服川藏线,在极限挑战中磨砺意志。
此外,王乐凯是湖南省省级非遗传统医药“暴氏长针疗法”的第四代区级传承人,掌握精湛针灸技艺,持有高级中医针灸理疗师证书,践行着医者仁心。而深植心中的参军信念,则源于幼时在部队医院门口被收养的特殊缘分和家族兄长参军入伍的榜样引领。一系列非凡经历,最终汇聚成他投身军营、报效国家的坚定行动。
王乐凯说:“军营将让我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
“传承者”新兵罗洲:续写荣光,一份延续四代的忠诚
“生在军营,长在军营,更要建功军营。”新兵罗洲来自一个特殊的军人世家——四代从军,薪火相传。
祖爷爷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任指导员期间所在部队曾在长沙和平解放中起到关键作用;外公、父辈中多人服役数十年;表弟亦在军校深造。
罗洲在部队里出生、听着军号声成长的经历,让他对军人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小时候只觉得军装威武,长大后才懂得肩负的责任。”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用行动践行强军有我的誓言。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要用自己的奋斗为这支光荣的队伍增添新的光彩。”罗洲的话语中,既有血脉传承的坚定,更有续写新篇的决心。
“学霸”李雨豪:携笔从戎,一场“早有准备的奔赴”
“校园和军营,都是淬炼人生的熔炉。”站在人生岔路口,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新生、共产党员李雨豪选择了后者。这名头顶“省级优秀毕业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光环的青年,在收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毅然暂别校园,投身强军实践。
本科期间,李雨豪不仅专注学业,更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长期坚持体能训练,参与志愿服务,为参军报国积蓄能量。在他看来,学术深造与从军报国并非二选一的单选题,而是青年实现价值的“双重赛道”。
“知识为刃,亦可卫疆。这段军旅生涯,将为我的人生打下更坚实的底色。”李雨豪的目光中,透着新时代学子携笔从戎的笃定与从容。
从传承到开拓,从追寻到守护,从校园到军营——这群新时代青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强军有我的使命担当。他们的到来,为强军兴军注入了新鲜血液,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与军队共成长、与祖国同奋进的壮丽画卷。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