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长沙“流动供销服务车”:线上线下联动,畅通城乡产供销

发布时间:2025-09-19 13:41:10

线上线下联动,畅通城乡产供销

——长沙“流动供销服务车”服务为农

王 文

穿梭在绿水青山间的“流动供销服务车”,串起城乡产供销的脉络,把工业品、农化服务送下乡,把农副产品拉进城,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长沙市供销合作总社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供销社“学习借鉴丽水流动供销模式”的工作要求,因地制宜推出“流动供销服务车”项目,瞄准偏远山区、边际界区、交通盲区“三区”痛点,织就一张贯通“市县乡村”的为农服务网。

流动供销车

串起城乡产供销

每天清晨,浏阳大围山镇的“流动供销服务车”准时发车。

它按片区循环,一路进村入户,把日用品、农资直接送到村民家门口。送完货,车又转头开进田间地头,按订单收下农户的特色农产品。今年8月起,大围山惠农供销服务中心已投用5辆“湘供优供”服务车。车上还加了代收快递、发放农资等服务,让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

在宁乡,“湘供优产”服务车主打“农资下乡”。

9月12日,“湘供优产”流动供销服务车载着2吨复合肥驶入宁乡市菁华铺乡,将农资送到农户手中。

它给偏远地区的农户送优质低价农资,还配了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施肥用药,解答农业生产里的疑问,帮着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

宁乡构建起“惠农服务公司+农合会+基层社+龙头企业+农户”的为农服务体系,把1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并推动农资企业下沉销售,让农资离农户更近。

这样的便民场景,在长沙随处可见。

长沙城区里,“湘供优销”服务车穿梭在社区间,把本地农副产品带出山,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尝田间鲜货。

这背后有坚实保障:长沙市供销合作总社直属企业和省供销集团下属公司一起,成立了长沙市流动供销服务有限公司,采购4台“湘供优销”服务车,对接农村合作社与农户,从源头直接购新鲜农副产品,销往社区。

今年,长沙县路口供销社响应省市号召,成立了“流动供销服务车队”。4台“湘供优供”车,跑遍长沙县的11个乡镇街道给23家供销服务超市送家电等工业品和日用品。这一下,补上了村民购物的缺口,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

望城区的“湘供优服”服务车,带着农业机械“走村串户”。依托农林机械服务中心推进“湘供优服”,给丘陵地区的果园、茶园、蔬菜地送去农机租赁服务。

这一“上”一“下”——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不仅打通了流通堵点,更破解了乡村“卖货难、买物难”的老问题。

长沙市供销合作总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长沙城区投用了4辆“流动供销服务车”,各区(县、市)供销社,每地投用6至10辆车,重点解决村民买日用品、卖农产品、购农资的难题,更满足市民对生鲜山货的需求。

线上线下联动

解农忧畅流通美乡村

长望浏宁等县(市)的部分偏远山区,离城区远,交通不便。农民的农副产品,常面临销售难题。

为做优农产品流通,破解销售困局,长沙市供销合作总社主动作为。一方面,牵头打造“星城甄选”电商平台;另一方面,积极开办“星城农小宝供销市集”。线上线下联动,为农产品找销路。 

截至目前,“星城甄选”的成绩显著。近百家种植大户、合作社、农企入驻,上架近200款本地农副产品,累计销售额1200余万元。“星城农小宝供销市集”也不逊色,已累计组织230余场,推动本地农产品销售超2500万元。

长沙地域广,东西部地区水稻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农户对农资购买、农化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

长沙市供销合作总社聚焦主责主业,从农资保供、网络建设、农化服务等三方面发力,解决农民急难愁盼。

在农资供应上,2024年参股湖南高又高供销农资公司,成功打造市级农资供应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在长沙已建成包含1个市级储备库、4个县级配送中心、1100多个乡村网点,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农资供应服务网络,年化肥销售总量从7.2万吨增至9万余吨,农资“主渠道”作用愈发明显。

土地托管服务持续提升。引导农资企业、基层社,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农业生产托管。争取到的中央项目补贴面积、资金,较去年翻了两番。服务面积达130万亩次,着力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长沙市供销合作社依托自身组织体系优势,稳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回收网络建设,目前,已建成18个再生资源回收站,为乡村环境美化助力。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