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浏阳算学社创立130周年学术座谈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22 16:38:2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0日讯(记者 王文 通讯员 周敏)今日,浏阳一中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学术盛会——浏阳算学社创立130周年学术座谈会。此次活动由浏阳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浏阳市谭嗣同文化研究会承办 ,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齐聚浏阳,共同回溯算学社的百年历程,缅怀谭嗣同等维新先贤,传承与弘扬那股勇于创新突破的“算学精神”。

时光回溯至1895年,谭嗣同、欧阳中鹄、唐才常等浏阳有志之士,于奎文阁创立了浏阳算学社。这一创举可不简单,它是中国历史上首个民间自然科技团体,如同一颗闪耀的火种,点燃了湖南维新运动的熊熊烈火,为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与科技传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开启的新学风潮席卷湖南,对全国学会与学堂的兴办也起到了先驱性的示范作用。

2025年,既是谭嗣同诞辰160周年,也是浏阳算学社创立130周年。为了深切缅怀维新先贤的卓越功绩,传承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入挖掘算学社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今年3月,浏阳发起了“算学社创立130周年”学术论文征集活动。活动得到了海峡两岸学者、专家及历史爱好者的热烈响应。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与公示等层层筛选,最终21篇优秀论文脱颖而出。

本次学术座谈会形式新颖,采用“游学+研讨”模式。参与者先后参观浏阳文庙、算学社旧址奎文阁、谭嗣同祠等文化地标,实地感受算学社的历史脉络与浏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核心研讨环节,与会者围绕浏阳算学社的创立历史及文化精神,就其在传播新学、开启民智、推动教育革新等方面的贡献展开深度交流。

座谈会上,5位优秀论文获奖代表依次作主题分享。青年学者张维欣梳理历史细节;谭嗣同纪念馆馆长任伶俐解析文化与思想的关联;浏阳市档案和地方史志学会副会长唐学雷聚焦个体作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许淳熙阐述算学社的历史地位;国防大学教授欧阳维讲述家族与算学社的渊源。

与会者一致认为,谭嗣同不仅是浏阳的文化名片,更是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近代以来,浏阳通过谭嗣同、唐才常等维新群体创办算学社,产生深远影响,逐渐形成“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浏阳将秉持“敢为人先”的勇气深化改革创新,以“经世致用”的实践创造高质量发展业绩,助力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共同富裕先行区。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花鼓戏歌《道吾山》首发仪式。该花鼓戏歌以谭嗣同17岁创作的五言律诗《道吾山》为词,为这场学术盛会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曙光,浏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爱民,浏阳市副市长王浩,浏阳市政协副主席吕立生出席活动。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