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宁波品“三臭”

发布时间:2025-10-09 16:57:16

文/若 瑜

宁波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富庶之地,是中国最早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宁波有很多名牌,我结婚时穿的衬衫就是产自鄞州区的“雅戈尔”。宁波也有很多名人,诞生了一大批领导人物、爱国华侨、两院院士、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杰出企业家,是著名的“侨乡”和“美食之邦”。

本人不是美食家,也不偏食挑食,但对美味佳肴的味道还是辨别力蛮强。这些年跑过一些地方,吃得多了自然就对地方风味有几分体会,对宁波菜亦有耳闻。在很多场合,“鸡吃叫、鱼吃跳”,食材新鲜,烹饪到位,做出来的饭菜自然可口。但有时也未必,比如浸泡的、风干的、烟熏的、腌制的食物,另有一番风味。“鬼才”刘原老师在赠我的《与尘世相爱》一书中有一章节专门讲到“黑暗食物”,其中云贵高原上的“牛瘪汤”绝对会让大多数国人倒胃口。尽管很多时候这些“黑暗食物”被健康专家否定并建议少吃为妙,但嘴巴长在自己身上,谁也挡不住,所以餐桌上饕餮之徒层出不穷。今年国庆恰逢中秋,8天长假,应好友小松之邀,一起飞赴宁波,首踏之地即为“宁波菜博物馆”。大家都想感受时尚都市的魅力与风采,品尝一下“舌尖上的宁波”。

匠心之道,吃在宁波。宁波素称“错珍之乡”,山边近海边,山海味相连,有丰富的山珍和海错,历朝历代皆如此。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有诸多宁波海鲜菜,《清稗类钞》中亦记有宁波“鱼肚”。近现代宁波菜蒋氏家宴、十六围千宴即为较为成功的范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波菜就有90品之多,被纳入《中国菜谱》浙江卷之中。梁实秋、朱自清、沈昌文等留下与宁波菜的趣闻轶事,陈逸飞、蔡澜、唐鲁孙等更亲自撰文描述自己与宁波菜的不解之缘。

宁波菜博物馆是国内少有的以菜帮命名的博物馆,坐落于繁华南塘老街,同时挂牌为浙江省饮食文化研究院宁波分院、“诗书浙江、百县千碗”宁波菜研发中心、宁波开发大学烹饪人才培养基地,更是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华金厨奖获得者李阳辉大师工作室。步入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大院,前厅上梁悬挂“鲜咸合一”的匾额,正中一张大圆桌,上面摆列大大小小的菜碗,里面盛着各式美味佳肴,秀色可餐,中间一张大红宣传牌“海鲜百味、甬菜百碗”。槽鸡、㸆肉、烤墨鱼、咸呛蟹、乌狼鳌、冰糖甲鱼、宁式鳝丝……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菜品让人垂涎欲滴。——臭冬瓜!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因为早已耳闻宁波菜有“三臭”,作为其中之一的这道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奇香味美,是当地人嗜食的“下饭菜”。

走进里面包间,桌上已经摆放了不少冷盘。不等服务员开口,我猴急一样夹起一块臭冬瓜往嘴里送,只觉得一股独特的酸腐臭味直冲天灵盖,迅即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呛得人直打喷嚏。咬下一口,觉得这糜烂的冬瓜肉非常软嫩,简直入口即化,根本不用咀嚼便“倏”地吞进喉咙。味道出来了,初食者可能不太适应,尝几口、几回后,有人感觉开胃、去腥、消腻、下饭,立马爱上这独有的味道了。

臭冬瓜是怎么做成的呢?原来,宁波和绍兴一带的人还挺有意思的。到了夏天,他们就把冬瓜切成手掌大的方块,然后码放进瓮坛中,洒层盐,再倒进跟邻居舍讨来的一碗臭卤水做引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皮黄肉白的臭冬瓜就腌制而成。刚揭开瓮盖时,一股浓烈的臭气扑鼻而来,不习惯的外乡人往往就被熏倒。而他们本地人却习以为常,随便夹出几块,浇少许香麻油,再撒点葱花,这微咸而甘的糜烂瓜肉便是一道极佳的下饭菜。“烂生肥,臭生香。”据说臭冬瓜的发明源于宁波人出海打渔,把冬瓜藏在瓮坛中,出海久了冬瓜发酵变臭,竟意想不到还别具一番风味,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很有浙东特色的风味腌菜。宁波人走南闯北,他们走到哪都忘不了家乡的臭冬瓜,忘不了叮嘱家人寄来一坛解解馋。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家乡,首先想到的是一碟臭冬瓜,或许在他们心里,思乡,便是那一坛宛如古人“莼鲈之思”的臭冬瓜了。

除了臭冬瓜,还有“一臭”便是苋菜梗。清代范宣在《越谚》中云:“其梗如蔗段,腌之气臭味佳,最下饭。”苋菜梗又叫苋菜管,感觉比我们湖南的苋菜梗子要粗壮得多。“不好意思,今天卖完了,明天再来吧。”操着吴侬软语的服务员向我们赔礼道歉。“没事,明天到我家去,我安排嫂子格外做一份给你们尝尝。”似乎看出了大家的意犹未尽,同桌的张总豪爽地说道。

第二天,我们如约来到张总家。贤惠的张总夫人把一盘腌制的苋菜梗端将上桌。先闻一闻,只觉得一股臭香味弥漫开来。我率先拿起筷子夹起一块含在嘴中,外皮嚼不烂,而里面的肉比臭冬瓜更臭、更咸、更糜烂,可以说是“火力更猛”。我不觉皱起眉头,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而小松几位看见我的狼狈相,掩嘴而笑。“吃不习惯吧,来,尝尝这个泥螺、生蟹。”张总老是笑呵呵的,热情地为我们夹菜,几杯下肚,大家竟生发“今夕是何年”的感慨。

还有“一臭”是臭菜心,宁波人也叫“臭芋艿蓊”。饭毕等车,大家玩起了“掼蛋”,也没人再提出要尝这个臭菜心了。按常理,臭气熏天,臭不可闻,一般人掩鼻子捂嘴巴都来不及,哪会亲口品尝甚至用心体味啊。榴莲很臭,据说国外航空公司已将其列为违禁物品禁止带上客机。世界上最臭的花叫“尸花”,因为它能够发出与动物尸体腐烂后相媲美的臭味,但参观者摩肩接踵。“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豆腐似乎是个例外,这道湖南特有的地方小吃因了伟人的夸奖而名闻天下。霉豆渣,寡鸡蛋,臭鳜鱼,一个比一个臭,呵呵,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也无奇不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即是合理的,也没听过哪位逐臭的美食家吃了中毒或有不良反应的,权且作为一种地方小吃尝尝也无妨。

被誉为当代“最后一位文人美食家”的汪曾祺先生生前喜爱家乡菜臭鳜鱼,不知他假如品尝了正宗的“宁波三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评价。其实,我们是知道的,不管是臭冬瓜、臭苋菜梗还是臭菜心,它们都富含氨基酸,可口开胃,充分汲取了前人的生存智慧,而且保存时间长,是换季蔬菜青黄不接时候的很好替代品。

“下次来宁波,一定要再来尝尝臭菜心”,不得不说,张总还挺耐“臭”的,我亲眼看见他最后盛了两碗米饭,将众人不敢伸筷子的臭苋菜梗一个人包揽,一扫而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波“三臭”,其实反映了宁波人的习俗与传承,靠海田少,又非膏腴之地,民风勤俭,赶紧扒几口饭,然后出海打渔。宁波富裕了,口味变了,鲜咸疏淡,都像明代大画家董其昌的笔墨。

臭极生香,鲜可通神,宁波“三臭”的味觉符号,亦是山海之间的生活哲学。这奇特美食的传承,正是悠然的宁波人对时间的保鲜和腌制。

(记于2025.10.8)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