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福芳
喜宴上的团圆饭飘香四溢、生鲜超市里平价蔬菜琳琅满目、车展商圈里人潮涌动……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长沙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活力。
记者10月8日从长沙市商务局获悉,双节期间,全市零售业、民生领域等消费气氛活跃,呈现出“物丰、价稳,人气旺、销售旺”的特征。
首发经济点燃消费新引擎
10月3日,北辰荟的“浪浪山小妖怪”湖南首展,圆滚滚的小妖怪们散落在中庭和户外广场,互动感超强,不少带着孩子前来的家长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
“知道要排队,但孩子太喜欢这部国漫了。”从株洲专程赶来的刘女士笑着说。
这仅仅是长沙“首发经济”的一个缩影。双节期间,全市130余家首发店铺开门迎客,举行首展首秀20余场,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
9月26日在长沙王府井开业的湖南首家市内免税店,国庆前6天,国际品牌免税区与老字号国潮专区的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北辰荟、杉杉奥特莱斯、长沙市内免税店等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综合体相继开门迎客,为消费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以杉杉奥特莱斯为例,这家新开业的商场汇聚超70家湖南奥莱首店或旗舰店,成功“圈粉”消费者,开业首日客流突破20万人次,销售超1500万元,热度屡攀高峰。
双节期间,地铁美食地图全国首发、“治愈小狗eteecy”全国首展、张占占艺术项目湘江漂流计划全国首秀、蒸汽旅行家华中首秀、理想i6湖南首发……为市民带来全新体验。
长沙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五一商圈核心区累计客流达716.49万人次,10月3日迎来峰值114.93万人次。3日该时段五一商圈重点街区客流达25.94万人次,同比增长23.74%。
民生供应托起“幸福感”
10月5日早上7时,荷花池生鲜市场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本地冬瓜2.98元/斤,红菜苔6.5元/斤,比节前还便宜5毛钱。”正在挑选蔬菜的李娭毑算着账。市场管理员介绍,黄金周期间市场日均客流量增加不少,但价格始终保持平稳。
这种“稳稳的幸福”背后,是全市保供体系的强力支撑。
根据海吉星、红星、大河西三大蔬菜批发市场监测结果显示,假日期间全市蔬菜交易量13852万公斤,日均交易量1731.5万公斤,日平均批发价格3.8元/公斤。
海吉星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年天气相对有利,全市蔬菜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价格亲民。在节日利好支撑下,双节期间全市整体菜价稳中略涨。”
猪肉市场同样呈现量足价优特点。根据对红星盛业、现代资源、湖南广联三大屠宰场监测结果,双节期间全市屠宰场放心肉总上市量37033头,日均4629头,较去年同期日均增加30.47%。全市屠宰场猪肉日批发均价17.11元/公斤。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者体重管理理念不断提升,水产和牛肉市场需求均有明显增加。
牛肉日交易量101.69吨,较去年同期日均增加22.09%;水产品交易总量4975吨,日均621.88吨,较去年同期日均增加16.71%。
“保供稳价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民生温度的直接体现。”长沙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零售终端”的全链条保障体系,长沙已形成应对节假日消费高峰的成熟机制。
零售市场购销两旺
今年国庆遇上中秋,让餐饮行业迎来了真正的“黄金周”。
长沙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0月1日至7日,监测的10家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2.92万元。从市场来看,由喜宴、寿宴、家宴点燃的消费之火,不仅让市民的假期更具仪式感,更彰显了长沙节日经济的强劲韧性与活力。
国庆当天,费大厨全国门店取号桌数近8万桌,整个假期日均翻台7轮以上,顾客平均等位时长超90分钟。深夜10时,长沙解放西店仍有十多位顾客坐在门口,“我们逛完街过来,想着晚点儿人少,结果还是要等!”刚取到号的大学生小林说。
宴席经济的火爆,带动酒水饮料销量大幅增长,截止10月8日上午,37家受监测的零售企业数据显示,零售额达42358.35万元。其中,烟酒、饮料和粮油食品销售额增幅明显,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5.87%、17.99%和14.23%。
在黄兴路商业步行街,华为体验店店员告诉记者:“折叠屏手机日均销量是平日的3倍。”
10月5日,2025芒果国际汽车博览会最后一天,展馆内依然是人潮涌动。
“平均一天售出100台,销量的火爆离不开多重优惠的加持。”上汽大众区域营销总监李双明透露,长沙市汽车促消费活动投入1000万元用于汽车消费补贴,其中200万元直补此次车展,大大提升了参展效果,上汽大众汽车的新购占比60%左右,增购和换购到了40%左右。
此次车展,取得客流与订单的双丰收,成交金额超20亿元、订车超10000台,为长沙四季度消费增长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