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长沙:以战时状态保“双节”特护期安全

发布时间:2025-10-11 21:47:5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治

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长沙市共接待游客1079.5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3.39%,其中3-5日五一商圈和橘子洲景区单日客流量突破了历史峰值。

当如织的人流源源不断地融入这座网红城市,当国庆的红旗与中秋的明月在星城上空交相辉映,长沙市各级各部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扛牢安全政治责任,打出了一场“一无四下降”的安全保卫战。据9日市应急指挥部“双节”特护期工作复盘数据显示:今年长假尽管连日晴热高温,人流车流大幅增加,全市却未出现森林火情。“双节”长假期间,市应急指挥部共接报突发事件16起,同比减少27.3%,其中道路交通事故下降40%,火灾事故下降57.1%。

战前布阵:以“归零心态”筑牢风险防控前哨

城市安全风险复杂多样,具有突发性、关联性、连锁性、耦合性和颠覆性等特征。应对超大规模、超快节奏、叠加耦合的现代城市风险,长沙的实践启示是:将治理关口前移,构建强大的风险预判与主动防控体系。

这份预见性体现在精准研判的先导性。为了在“双节”特护期的安全大考面临交一份合格的答卷,长假前夕长沙跳出按常规分析和以经验治理的思路,精准组织假期安全风险研判,探索建立“数据+经验”双轮驱动的风险识别机制。

市应安委办会同相关部门提前15天启动滚动式风险会商,依托历年假期海量数据分析、核心景区客流规律图谱、精细化气象预报,叠加应急专家的实战经验,对“大型活动人流瞬聚”“林区火险隐患”等潜在风险点进行精准“画像”、“建档立卡”。这背后是对城市运行的深度理解和数据价值的充分挖掘,体现的是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作为现代治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更深层次的预见性则根植于隐患排查的“零容忍”态度和“全链条”穿透力。从省市领导带头下沉关键节点“四不两直”式督导,到12个部门联合发起7大重点领域“百日会战”;从浏阳危化企业主动停工检修、烟花爆竹“仓储-运输-燃放”全流程闭环监管堵死“三超一改”,到望城靖港古镇用红外探测器排查游船电路、细查船底救生圈固定绳……长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海恩法则”的警示:任何事故隐患都源于微小的疏漏。唯有以近乎苛刻的标准进行“地毯式”、“穿透式”排查,才能将“黑天鹅”、“灰犀牛”防于萌芽之前。这种“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归零心态”,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必然选择。

实战化演练作为预见性治理的关键一环,长沙大胆采用“盲演”——随机时间、随机地点、随机场景,迫使相关部门在高压下磨合协同、暴露问题、淬炼真功。这充分说明,预案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能力的提升源自实战。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古训,在城市安全治理中依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长沙以未雨绸缪的远见和脚踏实地的行动,生动演绎了“上医治未病”的治理智慧,将安全防线筑在风险发生之前。

战时攻坚:以“绣花功夫”实现精准管控能级跃升

超大城市治理需要大格局,更需要精细功。面对人潮汹涌的长沙“双节”,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刚需”与释放城市活力的“动能”之间找平衡点?长沙的答案是:依靠科技赋能,推动治理模式从“人海战术”、“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智慧治理”的历史性跨越。

核心在于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与精准调度,市应急指挥部彻夜灯火通明,重点部门、单位和各区县(市)24小时联勤值守,“朝九晚八”定时调度,关键路段、场所、时段视频轮巡,无一不是为了实现对城市安全的精准管控。10月3日傍晚,当大数据分析系统精准预判五一商圈峰值将逼近23.3万人时,长沙基于人流管控预案迅速启动“硬质隔离+临时交通管制+引导分流”组合拳,成功将汹涌人潮导入“安全轨道”。

这不是冰冷的指令,而是“指尖上的智慧调度”对城市生命体的精妙调控,彰显了科技赋能治理的独特魅力——让管控更科学、让疏导更从容、让城市的活力在安全边界内尽情释放。

在具体场景中,橘子洲的“预约分时+百名安全员精准布点”,是削峰填谷、精准布控的典范;岳麓山索道的安全提醒,是人文关怀融入细节管理的温情表达;大王山景区提前绘制的“应急疏散示意图”乃至卫生间门口的秩序引导,则是将安全感知延伸到游客触手可及的细微之处。

这些看似“琐碎”的安排,实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操作层面的具象转化,是用“绣花功夫”在熙攘繁华中编织坚韧安全网的具体实践。安全感,最终落在个体身上,往往就凝结在这些抬头可见的标识、垂手可得的指引之中。

智慧治理的终极目标并非取代人的作用,而是通过技术赋能,大幅提升人的效率和精度,实现治理效能的倍增。长沙通过压实“三管三必须”责任链,推动智慧治理向下扎根、覆盖全域:定王台街道的“白+黑”无缝监管模式,黑石铺街道的“隐患挂牌销号”闭环管理,长沙县夜巡队的“脚步丈量风险”精神……无不显示智慧治理的触角已深入城市每一个毛细血管末梢,构建了人防技防结合、线上线下协同的立体防控网络。

战后固本:以责任闭环锻造长效治理之盾

长沙答卷的启示不仅在于危机应对的果决,更在于其对长效机制孜孜不倦的求索,构建起责任明晰、运行顺畅、保障有力的安全治理闭环系统。

关键在于筑牢责任体系的“四梁八柱”。从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率先垂范、一线督导,到市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从应急部门枕戈待旦,到基层网格员、志愿者主动放弃休息……“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在长沙被层层压实、级级贯通,确保了安全压力传导到位、人人肩上有担当。

长沙通过制定清晰的责任清单,明确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构建“领导包保重大风险”机制,有效避免了责任悬空、工作落空。这印证了:安全治理的效能,首先源于责任链条的牢不可破。

系统化治理还体现在“治理—保障”闭环的完整性。一方面,常态化开展隐患查整,形成“隐患常排查—问题即交办—限期改到位—评估销号清”的循环治理机制,确保风险动态清零。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加强专业救援力量建设,优化物资储备布局结构(尤其向前置点倾斜),升级迭代应急指挥通讯系统——人、物、技的坚强支撑为高效处置奠定了坚实基础。浏阳焰火星点坠落引燃草地后仅5分钟扑灭的“长沙速度”,正是这一闭环系统高效运转、实战能力过硬的最佳注脚。

更具示范价值的是其将“战时状态”的经验沉淀为“平时体系”的制度成果。长沙深知节日安全并非靠“突击战”一蹴而就,其“一无四降”佳绩,正是对日常精细化管理与长效机制建设的成果检验。

长沙推动智慧治理理念下沉,无人机救援队构建“人防+技防”天罗地网;深化数字平台融合,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指令直达,让“平安星城”的招牌从节庆的亮丽风景,固化为永不褪色的城市气质和核心竞争力。这深刻揭示了城市安全治理的真谛:没有一劳永逸,唯有久久为功。

这个双节黄金周,长沙展示了超大城市安全治理的现代化路径图,这座网红城市以预见性治理化解未知之忧,以智慧化治理提升精准之效,以系统化治理铸就长效之基,三位一体构筑起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实屏障。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