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湖南丝弦进校园 湘韵悠长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5-11-10 19:18:0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7日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旷星)非遗弦歌进校园,千年湘韵润童心。11月6日,“弦歌不辍 湘韵悠长”湖南丝弦非遗展演在长沙师范学院附属春建小学热力开演,这场集视听美感与文化内涵于一体的艺术盛宴,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浸润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灵,为校园注入浓郁的湖湘文化气息。

作为流传于湖南各地的传统曲艺瑰宝,湖南丝弦始于清代初年,由江浙时调小曲与湖南本土民歌融合而成,以扬琴、琵琶等丝弦乐器伴奏,方言说唱结合,兼具“牌子丝弦”的丰富曲调和“板子丝弦”的鲜明风格,其重要分支常德丝弦更是早在2006年便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演在常德丝弦经典曲目《马马嘟嘟骑》的悠扬旋律中拉开序幕,软糯亲切的方言唱腔搭配灵动的丝弦,瞬间打破传统艺术与孩童间的距离感,点燃全场热情。

随后的演出精彩纷呈、主题多元。《常德是个好地方》以清甜小调勾勒沅水之滨的桃花源盛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湖湘山水之美;衡阳丝弦《四季花儿开》用浓郁地方韵味演绎四季流转,尽显自然生机;丝弦儿童舞蹈《月亮粑粑》以童真舞姿讲述月宫故事,将非遗艺术与孩童视角巧妙融合;平江丝弦《一方端砚》借革命赠砚往事传递红色基因,武冈丝弦《逛乡村》用鲜活唱腔展现乡村振兴新貌,辰溪丝弦《辰河神韵》饱含对故土的深情眷恋,最后以寓教于乐的常德丝弦儿童舞蹈《听我说》圆满收官。

整场演出涵盖多个地域支派,既展现了湖南丝弦的艺术多样性,更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每个节目都好听又好看,原来我们湖南有这么有意思的传统艺术!”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难掩兴奋之情,纷纷分享观演感受。参与演出的长沙师范学院大学生们也倍感振奋:“能成为非遗的传播者,把湖南丝弦的魅力传递给下一代,这份成就感无可替代。”

“此次展演依托学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湖南丝弦音乐抢救性整理与创新性发展》及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项目《弦歌不辍,湘韵悠长——湖南丝弦在大中小学传承与普及行动》开展,是学校践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张霞介绍,作为深耕非遗传承与美育教育的高校,长沙师范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非遗与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校园展演、课程开发等多元形式,让传统艺术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张霞表示,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具吸引力的非遗普及路径,让这份承载千年湖湘文脉的艺术瑰宝,在新时代校园里持续绽放璀璨光芒。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