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长沙科普月交出亮眼答卷 “四科融合”引领全域科普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11-10 19:26:5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张维

今年9月,我国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全民科学盛宴办到了长沙市民家门口、企业研发中心和校园课堂里。

长沙市科协秉持“四科融合”(科普、科创、科研、科教)理念,推进全域基层科普行动,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惠及全民”的科普新路径,交出了一份成果丰硕的亮眼答卷。

高位引领:“四科融合”绘就全域科普新蓝图

本次科普月系列活动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市级层面的理念引领与预先统筹。市科协于7月发出《关于举办2025年长沙市全国科普月活动的通知》,动员市纲要办成员单位、各区县(市)以及市级学会紧扣“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主题开展联合行动。

全国科普月长沙主场活动在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举办,邀请芙蓉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三大省级重点实验室首次联袂登台,科研人员面向公众直播揭秘生物育种、精准医学、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前沿创新成果。AI数字人“科科”播报发布全市重点活动和新认定30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串联而成的纵横科普city walk路线,推出了新的体验场景与传播形式。

基层赋能:精准触达科普需求“末梢神经”

面向五大重点人群,各区县(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链接上级优质资源提供“精准科普服务”。

场景融合,科普“无处不在”。天心区的“科学夜光派对”将生态动物园、科技馆与简牍博物馆牵手,打造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奇妙体验。望城区构建起“好奇之旅”科普矩阵,XR虚拟交互、人工智能互动技术的引入,打破场地限制,青少年在娱乐体验中高效学习科学知识。

资源下沉,服务“零距离”。浏阳市推动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落地,与湖南省预防医学会联合打造“会县结对”智慧健康管理社区。项目引入湘雅二医院医师团队利用AI健康管理平台、可穿戴设备、远程诊疗等科技手段,构建“预防—干预—管理”的全周期服务闭环,为浏阳当地群众提供便捷的高水平医疗保健服务。

品牌引领,打响“知名度”。2023年以来,各区县市坚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科普品牌,基层科普行动的影响力不断拓展。长沙县持续擦亮“百名院士进校园,万名科技工作者上讲台”的科教名片,先后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教授林祁等专家走进校园,十月即将迎来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开讲“数学漫谈”。“百万行动”建立起科学家与青少年对话的交流渠道,由科学家亲自讲述“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留下身体力行的真实写照。

模式创新,体验“沉浸式”。湖南湘江新区的“未来少年”沉浸式科技职业体验,孩子们手持“入职邀请函”cosplay“职业打工人”进入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核心区,完成“萌新入职-岗前充电-实习副本-转正升级-结业通关”主线任务,企业的生产资源有效转化为优质的青少年社会科普实践活动现场教学素材。

学会赋能:专业力量“破圈”服务民生

各市级学会发挥自身优势,将硬核专业知识转化为市民喜闻乐见的科普大餐,实现了“专业赋能·科普惠民”。

“减盐减油”营养科普专题竞赛中,20组医疗“天团”用情景剧、脱口秀等形式,将健康知识演“活”、讲“透”。赛后,200余部优秀作品纳入市级资源库全媒体推广,实现了“一次投入、多次产出、长期受益”。

长沙市中医学会一个月内推出13场活动,“中医药夜市”“朋克养生市集”让古老智慧融入现代生活。长沙市电机工程学会、环境科学学会、水产学会聚焦行业前沿与民生需求,开展技术沙龙与专业培训,学会科技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提供科技志愿服务。

跨界联动:构建开放共享科普生态

长沙首个科普月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拓展了科普交流的“朋友圈”,一个开放共享、多元主体联动的科普工作网络正在迅速扩容。

长沙图书馆邀请法国外交官为中法合作科普品牌项目“中法环境月‘Terra Fibra建筑展’”导展,外交官跨界兼职科普讲解员与长沙市民分享交流国际环保理念与工程技术。

市级重点活动之一的“2025年长沙市公民科学素质知识竞赛”经过多年打造已经成为市科协品牌IP,赛事始终坚持的是“传播科学技术知识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初心,不断改变的是参与体验的形式。近年来,通过与网络新媒体的深度合作,技术持续迭代升级,群众参与度实现大量增幅,活动影响辐射到外省市地区。

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长沙从市级主场活动聚焦的前沿“科研”成果展示与“科创”路径探索,到区县市推动“科教育苗”的强基实践,再到学会举办的行业科普惠民活动,各类社会机构场馆集中开放,丰富的科普服务覆盖城乡,上下协同的长沙全域科普工作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事业再结硕果。

2025年“全国科普月”虽已落幕,但长沙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四科融合、全域协同、品牌引领、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为新时代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富有启发的区域样本。成功的科普在于先进理念、精准触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协系统桥梁纽带作用,激发基层创新活力,有效动员社会资源,坚持构建开放共享的科普生态,将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源源不断的科学动能。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