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长沙基层教练员风采⑨龚茜:从低谷“泳”往直前,她是乘风破浪的姐姐

发布时间:2025-11-13 18:31:32

编者按

竞技体育的历史由冠军写就,人们永远在期待下一位天才巨星。

发掘天才需要大量筛选,摆在体育人面前的难题是:既要提高项目影响力,扩大参与度,充分选才;同时,项目参与者即使没有走上攀登顶峰之路,也能学有所得,为未来人生积累资源;两者并行,才能催熟盛产天才的热土。而这条道路,就是体教融合。

长沙体教融合已实践多年,后备人才输送和校园青训建设齐头并进,成果丰硕。新湖南客户端联合长沙市体育局特别推出《长沙基层教练员风采》系列报道,讲述十位奋斗在体教融合一线教练员的精彩人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霄

引言

有段时间,龚茜老是做同一个噩梦。梦里,队员跟泳池的客人吵架,结果她和队员被轰出游泳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由于没有训练基地,龚茜只能带着队员去各家酒店的游泳池,“借贵宝地一用”。18米长的短池,队员划不了两下就要转身,达不到训练要求不说,还经常跟客人发生冲突,龚茜无数次赔小心、讲好话,晚上做梦还要提心吊胆。

每年暑假,龚茜上午先在怡海中学带训,下午再去桂花坪小学带训,最后返回怡海中学带第三场训练。“四路子打流”了八年之后,2017年,龚茜终于有了桂花坪小学游泳基地这个“家”,2020年,又添了怡海中学游泳基地的新“家”。除了打比赛,龚茜基本都呆在“家”里,寒暑假每天三练,开学后每天一练。在她看来,有家的日子既辛苦又充实,这是幸福的滋味,配得上那一路的颠沛流离。

1.口哨

下午四点,怡海中学游泳馆内水汽氤氲,闷热和潮湿夹攻,泳池边的少年们嬉闹欢笑,青春气息冲淡了一些暑气。龚茜脚步匆匆走进游泳馆,脖子上挂着的口哨、秒表和钥匙叮当作响。少年们看到教练,一声惊呼,纷纷跳进泳池。

“我不来就都不下水?”龚茜的嗓音明亮,压迫感十足,“两百(米)自(由泳),看谁游不进2分半,预备!”没有任何课前寒暄,随着一声尖锐的口哨,8泳道的泳池浪花大作,少年们争先恐后往终点游去,生怕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游完4个来回。

只要训练一开始,哨声就是命令。

队员在水里游,龚茜在泳池边一路小跑,眼睛盯着队员,不时大声喊话,提醒注意手型、身姿和打水的力度。龚茜说,训练中教练必须有斗志,这样才能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保持兴奋,才能拼出成绩”。明年是省运会年,这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说都是一场大考,为了取得好成绩,小家伙们在暗暗较劲。

“省运会的压力非常大,比赛调整了项目和选手年龄。”不管条件,不计回报,自己做到百分百,这是龚茜给自己的命令。这些年,在龚茜的带领下,长沙市游泳队在全国U系列赛事和省比赛中发挥亮眼。

刚进初三的王凤山是游泳队的主力,小小年纪已经拿到了5张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小王跟龚茜练了七年,他说,龚教练很严格,每堂训练都要抓强度抠细节,天天如此,这七年来他不仅提升了水平,性格也变得成稳了,“我以前比较软,容易受影响,现在更坚强了,不会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

从每个队员的自身特点出发抓训练,是龚茜的执教风格。“当队员适应了一个训练强度,成绩到头了,教练要很敏锐地发现变化,然后给队员新的刺激,才会有突破。”龚茜说。

“大部分队员都是我从六七岁开始带起,他可能有时候不听父母的,但是会听我的。”在长沙市游泳队,不论怡海中学一米八几的哥哥姐姐,还是桂花坪小学刚进队的弟弟妹妹,每个队员在龚茜面前都服服帖帖。

教练很严,训练很累,王凤山确认为,他们年纪虽然小,但是心里都清楚,教练是为他们好。

2.秒表

掐着秒表的手用力一挥,划出一道短促有力的弧线,在队员手指触碰池边的同时掐表。这个动作龚茜每堂训练课要重复几十次,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每一次掐表,既是衡量队员的水平,也在记录训练的价值。

龚茜还记得自己当运动员时,曾经连续三次冲击国家健将时折戟,“当年只有全国比赛才用电子表,能卡到0.01秒,我们平常训练用的秒表,只能读到0.1秒,连续三次比赛我都差了0.01秒。”三十年前的失利,龚茜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龚茜认准了一点,每当队员在大赛中遭遇挫折,龚茜都会拿自己的人生经验开导队员,“比赛没打好,心情沮丧能理解,但沮丧个几天就够了,关键还是要重新出发”。

去年队员张瀚林冲击国家健将时差了0.1秒,懊悔了许久。龚茜看不下去了,“你差0.1秒算什么咯,你妈当年三次都是差0.01秒,还拖了整整两年,那又怎么样,就当你原来没有过那些成绩,你才18岁,只要坚持就还有机会!”

张瀚林的另一个身份是龚茜的儿子,这让他享受了不少额外“待遇”。4岁游泳启蒙,到今年参加高考,张瀚林一直跟在妈妈身边练游泳,也一直在当游泳队的“参照物”。

张瀚林没有让龚茜失望,日常高强度训练不仅能完成,还引领队里你追我赶的氛围,又能兼顾学业和训练。今年夏天,张瀚林以第二名的成绩通过了浙江大学的体育单招。

在龚茜看来,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最重要的价值是“刻苦”。“比赛的不确定性太多了,只要手没有到边,谁都不知道谁是冠军。”龚茜会把队员的比赛全程录像下来,把动作一个个拆解,分析怎么着手提高,然后在训练中做针对性改善。

龚茜追求的另一个价值是“坚持”。这些年,龚茜培养了二十多名国家一级运动员,“能坚持到最后的往往就是成绩最好的”。

3.钥匙

没有基地的那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有队员和家长问龚茜,“龚教练,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固定的地方训练?”

没有基地,龚茜只能找社会上的商用游泳池“合作”。“打游击”成了龚茜的常态。几经辗转,影响了训练,人才也在流失。

而打开局面的钥匙,必然是推进体教融合——和学校共建体育人才培育基地。2017年,龚茜打听到天心区桂花坪小学的游泳馆即将建成,赶紧牵线搭桥,促成了长沙市体育局和桂花坪小学的合作。最终推动桂花坪小学游泳馆完成了专业化改造,成为长沙市游泳队的人才培育基地。

“以前没有基地的时候,当然也要拼,但是有了基地之后,那真是肉眼可见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一说起桂花坪基地,龚茜有些眉飞色舞,“参加训练的学生也多起来了,家长觉得练体育有盼头,而且不耽误学习,能够满足孩子的全面发展。”2020年,怡海中学成为长沙市体育(游泳)后备人才基地,长沙市游泳队有了从小学到高中完整的教育上升通道。

龚茜首先明确,队员的第一身份是学生,第二才是运动员,日常上课、作业、考试、分班,全部跟学校的正常教学安排同步,不搞特殊化。

第二个抓的是训练作风。龚茜自己带头,从2017年有了基地开始,几乎每天都要训练,大年三十、初一也不例外。2022年备战省运会期间,龚茜腰椎间盘突出发作,无法站立,甚至不能久坐,她硬是要丈夫推着轮椅把她送到游泳馆带训。队员们看到龚教练这么拼,谁都不好意思跟龚教练开口提休息。这一年,长沙市游泳队重新夺回了总分第一,龚茜在体教融合这条路上越走越顺。

晚上8点,结束了训练的龚茜关灯锁门,最后一个离开游泳馆。当了二十七年教练,龚茜说,如今工作已经成了她的爱好。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