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之简介

发布时间:2011-03-17 15:31:14

    墨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品“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一,墨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文化发展的一件伟大贡献。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人们可以看到不少我国古代发展的一件伟大贡献。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人们可以看到不少我国古代大书法家和大画家的真迹。这些珍贵的书画,虽然珍藏了几百年或上千年之久,但墨迹仍然清晰,光彩夺目,古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说,显示了墨特有的功效。这对丰富和发展祖国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墨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2500年——2100年,)我国已经有利用墨色作为美术装饰了。不过,那时很可能是利用天然矿物色,和现代的完全不同。有文字可查的还要稍晚一些时间。据《述古书法纂》记载:“刑夷始制墨,字从黑士,煤烟所有,士之类也”刑夷是周朝宣王(公元前827年——782年)时人。相传有一次,他在河边洗,看到水中漂来一块松炭,偶然拣起,结果弄了一手黑,这引起他极大兴趣。他带回家中捣研成末,用糯米粥之类的东西调和,遂制成墨丸或墨块。又从长沙出士的晚周帛画上的墨色和战国竹简上的漆黑墨色来看,说明周代已正式出现了“墨”。

    汉之后,墨的制作有所发展。汉朝宫廷特别设墨了专门掌管纸、墨、笔文房用品的官员。据“汉官仪”说,“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麋大小墨两枚”。显然,制墨的规模一定相当大了。事实上,汉时的产墨区遍及于陕西扶风(风翔)、麋(阳)、延州(延安),以及广东等地,其中以所制的墨最佳,因此,古人诗文中也有称墨为“麋”的。后来的制墨者,不少用“古麋”作为墨的图案题识,以表示历史悠久,墨质精好。

    从汉到魏晋、南北朝,虽制作墨的人数不多,但墨的质量却不断提高。三国魏时,韦诞(仲将)总结前代经验,制出了被人誉为“仲将之墨,一点如漆”的佳墨。据说韦诞曾给黄帝曹睿的一份奏折中写道:“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张芝之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韦诞敢在黄帝面前夸口,可见他造的墨一定是很好的。到了晋代,制墨技术进一步科学化,发明了用胶配制成墨,使墨的质量大有改善。汉代墨成碎块,用研石在砚上磨成墨液使用,到用胶后,方能聚成墨锭,大致与现代的墨相去不远。

    唐初,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墨工人数和制作水平都有较大变化。这时,已开始用桐油等动植物炼烟制墨。主要产墨区移到多松的易水和潞州等地。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末战乱,易州著名墨师奚超、奚廷珪父子避乱于安徽歙州(宋改为徽州),见到黄山风景优美,遍山是适于制造好墨的松树,又有练溪新安江的水,遂又重操制墨生涯。由于奚氏父子积极专研,改进了捣松、和胶技术,终于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于是,不单廷珪担任了李煜的墨务官,而且全家“赐给国姓”改姓李氏。从氏,“李墨”名满天下,一度还形成“黄金易得,李墨难获”的情况。

    宋时,有了用松烟与油烟制墨两种方法,制作技艺大有改进。李墨的产地------歙州发展更快,几乎到了“家传户习”的地步。制墨地区从歙州扩及黄山黟州,再发展至整个徽州地区,“徽墨”之名就是这么来的。

    及至明朝,在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了一定程序萌芽的条件下,过去秘而不传的用“桐油烟”与“漆烟”的制墨方法被广泛利用,墨的生产又向前发展一大步,并出现了邵格之、方瑞生、罗小华“四大名家”。这时,久享盛名的徽墨开始出口,行销日本、东南来等地。

    清代,又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制墨“四大家”,并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清代制墨,无论是墨的数量或质量,都要超过历代水平

宣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