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宗师梅清和梅清墓

发布时间:2011-03-17 16:29:13

    梅清(1623—1679),宣城新田人,字渊公,又字润公,号瞿山,清顺治十年(1653)举人,考授内阁中书,著名的“黄山画派”代表人物。

    钟灵毓秀的宣州山水熏陶和养育了这位画坛宗师,他的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亦精于梅,和石涛、渐江等列为“黄山画派”的代表。

    梅清早期所画的题材只是家乡山水、故园风情。32岁始潜心画黄山,屡登天都、莲花、云门、光明顶、文殊院、狮子林、炼丹台、蒲团松、西海门等百余处胜景,深为天下第一奇山所陶醉。从此,他在绝妙如画的山水间激情满怀,纵横驰骋,以诗人之心去感受自然,更以画家之情来表现自然,不仅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而且画出了无数峭拔秀美、云烟变化之胜、意境韵味无穷的黄山风景画,与黄山结下了奇缘。他自称“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也”。

    梅清是画黄山奇松的高手,人们把他画的黄山松列为神品,《宣城县志》称他“善画理,墨松尤离奇,苍雄秀拔,为近来未有,海内鉴赏家无不宝贵”;《宛雅》称他“好画长松,腾攫如虬龙作势,不可博挠;购得珍如宝物,寻传入内延”;《蚕尾续集跋》说“宛陵梅渊公画松为天下第一”。

    梅清的画,以真山真水为创作源泉,以饱满的真情实感,高深的诗、书、画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山川的秀美、画家的高洁性格和民族的博大胸怀。

    梅清还是一位重友情、广交游的大家。他一生结交了很多有识之士、诗人和书画朋友。他虚心好学,锲而不舍,无所拘泥,与人交深情笃,其中志同道合者首推石涛。石涛曾多次前来宣州,在梅清作画的天廷阁谈诗论画,互诉衷肠,两人共游双塔、鳌峰。梅清在《石公从黄山来宛见贻佳画答以长歌》中写道:“我写泰山云,云向石涛飞;公写黄山云,去染瞿硎衣。白云满眼无时尽,云根冉冉归灵境。何时公向岱颠游,眉余已发黄山兴。”

    梅清是一位集诗、书、画于一身的大家,他的画对“黄山画派”、“新安画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作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均有收藏。梅清死后葬于宣州新田镇上街头,原土墓已坍塌,1986年元月,宣州市文化局为其增土,筑成长3米、高2米。宽 2.5米的土墓,存碑一块,高0.46米、宽 0.31米。1987年,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梅清墓为市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 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梅清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殉国烈士墓,在泾县城西北25公里、云岭乡南堡村后黄龙岗(又名半边月)。该地是一条高10余米、长约1公里的黄土岗,南北绵亘,远看像一条卧龙,故名黄龙岗。岗上有一条人行小道,是旧时云岭至泾县的必经之路。小道右侧约7米处的土岗上,有一座土墩,墓高2米、长3米,该墓葬有新四军蔡启等131位指战员的遗骨。墓前有碑,碑高1米、宽0.78米, 于1952年闰五月二十日,楷书,落款为柳松林、章志明等51人。

    皖南事变后,烈士坟莹散布在云岭的山山岭岭, 不能公开祭扫。当地农抗会的会员自发组织起了“孤坟会”,将烈士遗骨集中在一起,筑起一座坟墓,每年清明以挑孤坟为名,对烈士的坟莹进行培土和祭扫。这种自发胜的扫祭活动,直至1964年抗日殉国烈士墓由云岭纪念馆接管才告结束。抗日殉国烈士墓已被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56年1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宣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