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黄帝文化

论新郑黄帝故里在黄帝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发布时间:2011-12-07 09:04:04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举行的这个会议,中国古都学会也是主办单位之一。但是我首先还是要代表中国古都学会对新郑市委、市政府在很短时间内组织全市专家学者及时地汇编了《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这么一部很丰富的著作,对新郑市委、市政府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组织了这么一次会议,而且顺利召开,表示深切地感谢!

  我通过参与会议的筹备,也看到了一些文献,了解到郑州的情况,特别是来此之前,我和几位学者在西安参加了黄帝祭祀与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会,初步形成了一种看法:新郑应该是研究黄帝文化最重要的一个地区,研究新郑的黄帝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今天上午,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文彬先生,还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对这个问题都作了非常充分的明确的回答,这点我就不再多说。但是,我要补充一点,我们现在研究的黄帝文化应该从一些重要的黄帝活动遗迹所在地入手,深入探析黄帝时代的文化内涵、黄帝文化标志性特征,因而探寻黄帝重要活动遗迹,研究黄帝文化的各种代表性载体及其内涵,也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从今天上午新郑市委、市政府领导介绍的情况、所看的纪录片来说,新郑地理区位非常好,交通十分方便,而且除黄帝文化内容丰富之外,新郑又是郑州地区众多古都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一些历史文化内容也非常丰厚,经济实力雄厚,所以,它既有历史上赋予它的优厚条件,也有实力担当起当前深入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任务。如何更好地开展黄帝文化研究,上午,张文彬先生、李学勤先生、罗哲文先生、黄景略先生等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我完全同意他们的看法。我相信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新郑市委、市政府的具体运作下,和相邻的兄弟县市合作,通过共同努力,联络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有组织有计划地将黄帝文化研究活动开展下去,在推出这次研讨会上奉献出的《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这项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后,还可以不断推出更具深度与力度的新的研究成果,使黄帝故里新郑由历史赋予她的黄帝文化研究重点地区,进展成为研究黄帝文化的重镇!

  一、黄帝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

  黄帝,是4000多年前,率领中华民族由史前蒙昧时期进入文明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氏族部落的领袖人物,因而也就成了我们现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的这一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早在2000多年前就受到普遍认同。所以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撰写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中,第一卷《五帝本纪》开篇第一句就载明“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五帝中其余四帝,即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以及舜所传的帝禹,均为黄帝后裔。所以太史公司马迁在《五帝本纪》最后又写道:“学者多称五帝,尚矣。”还述及他西至崆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可见黄帝在上古时之中华大地上是有口皆碑,备受尊崇。

  近年来,随着考古的发展与先秦史学研究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论定黄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源头,如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顺湛教授在本月4日至8日于西安举行的黄帝祭祀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三论黄帝时代是中国文明源头》的讲演。在同一个会上,马世之、曹桂岑、韩伟等研究员也阐述了相同的观点。但在黄帝时代距今年代与考古文化对应的时期上见解不尽相同。许顺湛教授认为黄帝时代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大河村类型时代相当;马世之研究员认为黄帝时代大体上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中晚期,与之同时的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诸文化等,均属黄帝文化的范畴;曹桂岑、韩伟研究员则认为黄帝始年为距今4702年,即公元前2697年,故而应从龙山文化中寻找黄帝文化。

  综上而论,黄帝时代已为一批考古学家及历史学家认定为中华文明的起始时期,黄帝部族(或称黄帝族团),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并使之融合为一个原始国家。因而以黄帝为首的“五帝时代”是我国5000年文明史的第一个阶段。因而研究五帝时代,特别是“五帝”之首的黄帝时代,理当成为当前正开展的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内容。

  研究黄帝时代,就应从一些重要的黄帝活动遗迹所在地入手,深入探析黄帝时代之文化内涵,黄帝文化标志性特征(或曰中华文明初始期之标志性特征)。因而探寻黄帝重要活动遗迹,研究黄帝文化的各种代表性载体及其内涵,也就成为当今学术界热门课题。

  二、黄帝三处重要活动遗迹的论定

  正如太史公司马迁在通过实地考察,广采博录后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以纪实之笔所载,黄帝曾“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众多足迹。但其最重要的遗迹,还应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三处,即黄帝曾居轩辕之丘,邑于涿鹿之阿,崩后葬在桥山。

  黄帝所居之轩辕之丘据历代学者研究,均认为在今河南新郑市。南朝刘宋人裴�S在其著《史记集解》中载皇甫谧述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唐代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载:“郑州新郑县本有熊之墟。”近当代许多史学家也都论定轩辕丘在今新郑。如钱穆先生就断言:“古代黄帝部落之居地,应在今河南新郑,断无疑矣。”①因而今新郑市作为黄帝所居之故里,已成公认。

  黄帝所邑之涿鹿,东汉班固在其所著之《汉书》中曾多次提到,如在《汉书・地理志》中就在上谷郡下记有涿鹿县。实际上涿鹿一名在战国文献《竹书纪年》中也出现过。南朝梁时人刘昭在《后汉书・郡国志》的上谷郡涿鹿县下作注,引西晋时人皇甫谧著《帝王世纪》所述,指明涿鹿为“黄帝所都,有蚩尤城、阪泉地、黄帝祠”。以后历代史籍与地方志书皆有类似记载。迨到上世纪80年代初,已故之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王北辰教授曾亲往考察,在今涿鹿县城东南20公里处踏勘了这座古城。该城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南北长510米~540米,东西宽450米~500米,南、北、西尚存有断续之残墙,高3米~5米,宽约2.5米,底宽约10米,夯层厚10厘米~14厘米。从出土之多种石器及遗存之战国与汉代文物看,该城在新石器时代就是一个先民聚居地,且一直沿用到汉代。②因而该城应为黄帝为征伐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而建造的城邑。但也正如《史记正义》所引《舆地志》云,此城为黄帝初都,后即迁往有熊。

  黄帝所葬之桥山,因太史公未指明具体所在,后世学者对此都十分关注,做了不少工作。如东汉班固在撰《汉书・地理志》时,根据《史记》之《孝武本纪》与《封禅书》所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时,曾“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的史实,在上郡阳周县条下载明“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东汉时,因阳周县被撤除,故《后汉书・郡国志》中未再记桥山与黄帝陵。后至明清时,一些史籍、志书又根据班固与北魏时人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记载,论定西汉阳周故城在今绥德、子长两县境内之淮宁河上游,桥山与黄帝陵自当在淮宁河上游南岸③。但还在北齐时,魏收在其撰写的《魏书》之《地形志》中却将有桥山与黄帝陵的阳周县系于豳州赵兴郡下,后到隋改名罗川县,至唐改为真宁县,至清改为正宁县。而唐代成书的《括地志》,更将黄帝陵定在罗川县东之子午山上。以至到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唐王朝正式下诏在坊州中部县,即今黄陵县置庙,将黄帝列入祀典。尽管在这之后,《大明一统志》在记载了中部县的黄帝陵外,还记载了庆阳府之子午山与黄帝陵,甚至还提到平谷县鱼子山黄帝陵;清代成书之《日下旧闻考》在卷一四二平谷县下,又提出了“妫州桥山”之说,等等,但都未动摇今陕西黄陵县之黄帝陵的地位,自唐之后历代都是在中部县黄帝陵祭祀黄帝,迄今已1230余年。1944年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中部县改名为黄陵县,更凸显了它在众多黄帝陵冢中的独尊地位。

  三、新郑黄帝故里是黄帝文化研究的重点地区

  前节已述及黄帝三处重要活动遗迹的论定情况,现再就这三处重要的黄帝活动遗迹在黄帝文化研究中所处的地位进行比较评述。

  黄帝曾邑的涿鹿城,虽然黄帝曾统率部族在那一带征讨炎黄部族与蚩尤部族,并大获全胜,完成了统一黄河中下游诸部落氏族的历史性业绩,还合符釜山,被诸侯们尊为天子,这些史实与现仍留存的相关遗址当然是研究黄帝文化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涿鹿城遗址离首都北京很近,使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正如史籍所载,黄帝在该城驻留时间不长,合符釜山后,不久即迁往有熊,即今之河南新郑市。同时,自北魏以来,该城已不再是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之治所,降为了普通城镇,迨至现代,即1982年王北辰教授前往考察时,甚至沦为仅有4户居民的荒僻村落,因而后世之朝廷,地方官府以至学者士绅很少前往祭祀。上述状况显然对其开展黄帝文化研究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陕西黄陵县之黄帝陵,尽管现代还有学者著文论及并非西汉时之原初黄帝陵所在④,但究因自唐中期后即已列入朝廷祀典,到了近代,到黄陵县之黄帝陵进行祭祀,已成为激发中华民族团结奋起的重要活动。现在仍然是政府举行公祭黄帝的重要场所,可见其地位十分尊崇。因而该处在研究黄帝文化,特别是祭祀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但究因是中古时期论定的,附近区域有关黄帝活动的传说与遗迹不很丰富,所以在黄帝文化研究方面既有其优势所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新郑黄帝故里,既是黄帝长期活动之所在,更是其建邦立国之地,史籍记载延续不断,斑斑可考;附近地区有关黄帝的活动遗址遗迹众多,有关黄帝的传说故事经群众口耳相传,世代不绝,与相关遗迹交相映证,更为生动传神。如再将相邻的新密市等地的与黄帝相关的古代城址及活动遗迹、传说故事等多种与黄帝文化有关的累加起来,内容就更为丰富多彩。这一切正反映着新郑地区黄帝文化底蕴的深厚,因而也就成为当今研究黄帝文化最主要的地区。现正开展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定的4个重点发掘研究的考古遗址,有3个就分布在新郑附近地区,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为了承担起并完成好深入研究黄帝文化的重任,我认为新郑市应有开阔的视角与博大的胸怀,与相邻的兄弟市县联系,通过共同努力,联络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有组织有计划地将这项研究活动开展下去。在推出这次研讨会上奉献出的《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这项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后,不断推出更具深度与力度的新的研究成果,使黄帝故里新郑由历史赋予她的黄帝文化研究重点地区,进展成为研究黄帝文化的重镇!

郑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