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天地之中

中原文化:元点发散中的传承与创新(图)

发布时间:2011-12-12 09:13:32

 

 

87岁的法国老太太很有兴味地观赏展出的书作 孔令广 图


  由一座新城和一次书法展览引发的思索片断

  记者刘书志

  大河荡荡,嵩风泱泱,天地之中,文化宝藏。中原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在其多方的元点性,犹如酵母,有着强大的发散性和生长性。

  A

  中原文化之鹿谁人得之

  汉语语言由此滥觞,汉字在这里萌芽,中华书法“五体”在此成型,中国式建筑形制在这里成范,华夏名瓷从这里发端,道教文化的核心在这里奠定,佛教文化中国化的禅宗涌流出山……数千年来,这些文化因子在大中华文化的脉动中起着原动力作用,蓬勃着巨大张力,乃至辐射亚洲、波及世界。

  而元点性的一个强烈意味便是其资源性,文化资源是不具有简单的区域或群体指定继承性的。中原文化历史体系中,作用其间的既有老子、庄子、玄奘、杜甫,也有孔子、菩提达、摩鸠摩罗什、三苏,例证不胜枚举。如此,贴近这巨大文化富矿的当代中原文化人,其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就面临着要么担承要么旁落的双重走向。

  正所谓,逐鹿中原,中原文化这只“鹿”谁人可得?只能说有智者得之,有力者得之,有道者得之。

  B

  商周气韵如意筑城

  俯瞰郑东新区,两个环形城市中心以道路和水系勾连为一柄巨大的“如意”形态,正所谓“如意天成”,典型的中国中原文化意向。其设计者也是这样说的:“以中国象征吉利的"如意"来表现,是将未来握在手中的意思。”

  郑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设计者叫黑川纪章,被称为日本建筑界三杰之一,国际级建筑设计大师,以其“共生思想”和“生态城市”的概念,在中原腹地实现了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规划”,郑东新区已成为中原人引以为自豪的新城市“形象大使”。

  对郑东新区CBD这“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环状城市”,黑川先生陈述道:“在商代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花纹是"眼睛"的形状,实际上这种花纹也是这个环状城市中心的形状。”

  又是“如意”,又是“青铜器花纹”,中原文化的重要元素融合到现代的城市规划中来,它是元点文化在发散中寻找到了一条“回家的路”,传承和创新都有了,给予我们的启示意义就在于:放开眼光,解放思想,以中原文化观照世界,从世界的角度反观中原,在传承中创新,于创新处融会传承,走出自己的中国的中原文化的道路来。

  在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的国际竞赛中胜出后,黑川说了:“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胜负是想象力,是创造性,是思想。”这话,尤其令人深思回味。

  C

  中原墨香飘南洋

  这20天来,一股中原的墨香飘散在东南亚文化中心新加坡,在最知名展馆之一的黑土地美术馆,“云游天外云平书法新加坡展”正在进行中。

  不仅是狮城给予这个展览罕有的热忱和倾注,更有着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触角在这个东西文化交汇前沿所显现的传播发散性意义。

  三层展厅中,南洋各界人士和团体贺赠的数十盆胡姬花缤纷绽放,这些又称作万代兰的新加坡国花幽香融渗着悠然墨香。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云平的这次书展,被当地文化界称为“十年来最成功的书法展览,肯定对新加坡的书法产生重要影响”。黑土地美术馆的“馆主”黄银田在开幕之际就拟将一个月的展期延长。

  四位新加坡最高文化荣誉“文化奖”得主共襄盛事,新加坡92岁的书画泰斗林子平担当开幕式嘉宾主持,年届八旬的一代钢琴大师巫漪丽弹奏开幕序曲,近30位爱好者闻讯而来挤入会场,站立一个多小时听云平书法创作讲演……一位“中原书风”代表书法家的展览在南洋能有很大文化传播效应,数百年来文化的脉系自是其内在的连接,其他的就靠作品的力量了。

  有位87岁的法国老太太蛮有兴味地观赏着展出的书作,看一阵坐下歇歇再看,最后还定要见见书法家。老人和陪同者来回�意磷偶钢钟镅圆湃萌肆私獯蟾乓馑迹�她是个建筑学家,由当地媒体得知这个展览就来看了,虽然不认汉字,但书法家的笔墨线条节奏韵味她感到太美了,人类好的艺术总是能产生共振的。

  这就不单是南洋对中华文化脉络传承的溯源之意了,正如林子平先生所称:“云平的这个书法展览是一场文化盛宴。中国艺术最高境界就是书法,文化品位至高至上,一画一线的笔墨变化便包揽万象出情感质量,毕加索就说过我如果生在中国就当书法家不要做画家。云平的字不平凡,无火气而静雅,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功力苦心都是数十年方能达到。”专程飞到新加坡观展的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总会长符永刚谈道:“看到了中国书法平实中有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将传统用现代的方法来处理”。

  书法教学十多年被誉为“南洋小楷第一人”的孔令广,三次带领百多名学生到展厅,现场说法,有没学书法的孩子当场就要求“开学”,他说:“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粒书法艺术传播的种子,他们回到自己的学校后会宣传、播种、生根、开花、结果的。”

  D

  未尽的思索

  一个郑东新区新城的隆起,一个“云游天外云平书法新加坡展”,也只是林林总总诸多现代中原文化状态的两个案例,前者有“八方风雨会中州”的意味,后者启发我们中原文化发散的思维和路径。

  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共生,相互交融渗透碰撞,守住文化的本体、寻求文化的外延、生成新的文化品种、打造时代性文化品类,以面向多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为受众,中原文化的新生面正在拓展。

  何以中原书风加现代构成,便能产生多个文化面向?何以有些人惮于冥器的唐三彩,以其技艺创为大型壁画和壁挂、以洛阳唐三彩的面目,既能进入“高堂”亦能置身“寻常百姓家”?何以青铜器花纹能契合于现代城市构成?何以在多元中找到共通的《功夫熊猫》西方文化为体而票房大收?不可否认的是其功夫和熊猫的包装或曰“借壳”。如此等等,当为中原文化的守望者启迪和反思。

  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在“做”,传承创新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

  作者:刘书志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郑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