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在一方大美之地,名谓朝阳。"朝阳"之名,语出《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隽美的意蕴昭示了此方水土的卓而不凡。朝阳之美,在于遍地散发的文化神彩。这里是中华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0万年前,"鸽子洞人"就在此开拓耕耘,繁衍生息。从秦朝开始,历代统治者及北方的贵族势力,相继在这里子设置郡、县、府、庭,史有北方唯一重镇之誉。

当前位置 >> 化石王国

远古鱼类大观园

发布时间:2013-06-19 08:21:16

    在地球的生命史上,鱼类是历史最长的脊椎动物,可以追溯到4亿多年前。白垩纪早期,朝阳一带湖流密布,碧水连天,到处是鱼类的乐园,以至在朝阳的化石发现中,发现最早和最多的也是鱼类。

群鱼化石

    戴氏狼鳍鱼

    朝阳很早就发现过鱼类化石。18世纪60年代,一名叫戴维的法国神父,在现在凌源市的小城子乡大新房子村一带发现了一种鱼化石,然后交给了法国的鱼类学家索瓦士研究。1880年,索瓦士把这种鱼定为鳉科属的一个新种,以戴维的姓氏建立种名。直到1901年,英国著名鱼类学家伍德华认为这是一种狼鳍鱼,把它归入了狼鳍鱼属,但保留了原来的种名,叫戴氏狼鳍鱼。

戴氏狼鳍鱼

    狼鳍鱼,这个怪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狼鳍鱼的名字是德国著名解剖学家穆勒在1848年建立的,是拉丁文。古生物命名国际上通用的规则是使用拉丁文。狼鳍鱼的拉丁文名字是:Lycoptera。有人认为,其中的"lyc"源于希腊语,意译为"狼";"pter"也源自希腊语,意思是"翼"、"翅",在这里也可以译为"鳍"。所以在早期的文献中有人把狼鳍鱼译为"蒲翅鱼"或"狼翅鱼"。穆勒建立狼鳍鱼属的第一个种,叫米氏狼鳍鱼。这种鱼最早发现在西伯利亚,后来在东亚许多地方大量出现。目前世界上已发现了16种狼鳍鱼,在朝阳除了戴氏狼鳍鱼外还有以下几种:

    室井氏狼鳍鱼

    这种鱼是日本学者高井冬二在1943年以日本学者室井渡的姓氏作种名首先记述报道的。高井冬二当时把这种鱼命名为室井氏亚洲鱼,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鱼类专家刘宪亭等才将其归入狼鳍鱼属,成为室井氏狼鳍鱼。

室井氏狼鳍鱼化石

    中华狼鳍鱼

    这个名字是由英国人伍德沃德在1901年建立的。在朝阳,中华狼鳍鱼主要发现于北票市的炒米甸子、黄半吉沟、四合屯。

中华狼鳍鱼化石

    长头吉南鱼

    1988年,马凤珍、孙家儒根据在吉林南部通化发现的一种鱼类化石标本,建立了吉南鱼属。1963年刘宪亭等曾把在辽西九佛堂组地层中发现的一种鱼类命名为长头狼鳍鱼,1994年,张江永进一步研究后将其修订为长头吉南鱼。1995年,金帆等又提出,应该把在朝阳发现的常氏鱼、辽西鱼和脆弱狼鳍鱼等都归入吉南鱼类。所以,吉南鱼是朝阳一种比较多见的早期鱼类。

长头吉南鱼化石

    朝阳还有一模拟较原始的早期软骨硬鳞鱼类,就是鲟类。一提到鲟,人们很快会想到我国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中华鲟、达氏鲟和白鲟等,它们被称为"活化石"。这种鱼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鳣"、"鲔"、"鱏"。还有人认为鲟是龙的原形。鲟类化石最早发现于英国和德国的早侏罗世地层中,距今1.8亿年。朝阳的鲟鱼化石主要发现于早白垩世地层中,距今1.25亿1.2亿年。

    潘氏北票鲟

    1962年,辽宁煤田地质局的两个年轻技术员常征路和李润,从辽宁省的北票步行到义县横穿一个地质剖面,也就是徒步地质考察。当他们走到北票县上园公社的尖山沟时已经暮色苍茫。突然,常征路发现山下的小河里有一条黑糊糊的鱼在潺潺的流水中似动非动。可当他们到河里去抓时,一摸硬邦邦的,原来是石头。于是他们把这块化石砸了下来。当时,常征路就把这块化石送给了辽宁煤田地质局研究所的工程师潘广。潘广后来又送给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鱼类专家刘宪亭。1965年,刘宪亭报道了这一研究发现,把这种鱼命名为潘氏北票鲟。

潘氏北票鲟化石

 

    刘氏原白鲟

    1994年,卢立伍根据在凌源义县组地层中发现的一件鱼类头骨和后来凌源市化石收藏者蔡洪涛送给他的保存较好的鱼类化石标本,建立了刘氏原白鲟新的属种。属名原白鲟是因为这种鱼和现生的白鲟很相似而某些特征又较现生白鲟原始;种名刘氏是献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鱼类专家刘宪亭。

潘氏北票鲟化石

 

    长背鳍燕鲟

    1995年,金帆等根据在河北丰宁森吉图义县组地层中发现的鱼类化石,建立了新属种鱼类长背鳍燕鲟。属名"燕鲟"是因为化石的产地为战国时燕地;种名"长背鳍"是因为这种鱼最突出的特征是其背鳍特别长,几乎达到身体全长的三分之一。后来发现,在朝阳凌源市等地的义县组地层中也有长背鳍燕鲟。

长背鳍燕鲟化石

 

    师氏中华弓鳍鱼

    朝阳的早期鱼类中,还有一种进化程度介于进步的真骨鱼类和较原始的软骨硬鳞鱼类之间的鱼类,叫中华弓鳍鱼。

    1923年,我国学者谭锡畴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在我国山东蒙阴采集到一种鱼类标本。1935年瑞典学者史天秀根据这种标本建立了师氏中华弓鳍鱼新属种,其中"弓鳍"是因其背鳍呈弯弓形而称之。中华弓鳍鱼在朝阳的义县组、九佛堂组地层中有大量发现。

师氏中华弓鳍鱼

朝阳市台办供稿

朝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