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京味文化

什刹海通地铁了

发布时间:2014-04-11 16:00:18

来源:北京日报  

  翻开北京地图,在这座内陆城市中,水的标记格外醒目。 

  紧挨着故宫,是神秘的中海、南海,以及远近闻名的北海,人们把它们并称为“前三海”。“前三海”以北,便是由前海、后海和西海组成的什刹海了。为了区别于“前三海”,什刹海又称为“后三海”。 

  什刹海并不是海,而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 

  七百年前,骁勇善战的蒙古大汗策马扬鞭南下,被这片水面的浩淼烟波倾倒,于是温柔地将这“宽而长的水面”唤为“海子”,此称由此延续至今。然而,“什刹”二字的由来却一直饱存争议。有人说“什刹”本是一句梵语,也有人苦心造诣地在这片“海子”周围找出了十座寺庙,说是什刹海得名的原因……此后百年,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上可谓是众说纷纭。文人骚客们莫衷一是,不过是因为将这汪碧水爱得深沉。 

  >

  往日,海子酒船如画楼 

  什刹海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环,由三个一水相连、襟带互接的海共同组成。住在附近的人,似乎随意钻进某条胡同,都能在一拐一弯之后行走至此。什刹海通地铁了,许多人还不知道,如今乘坐地铁8号线到什刹海站,出了站台走一会儿也就到了。 

  缘水,城市才有灵气。 

  黄河水温润了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而什刹海,造就了北京七百余年的皇城风范。自古以来,都有“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一说。 

  13世纪,蒙古灭金,元世祖忽必烈于北京定都称帝。游牧民族喜临水而居,即使在内陆城市居住也不例外。于是在设计建造新都城时,元人紧傍什刹海将自北向南的城市中轴线延展,大都城四面的城墙位置也依其东南岸的距离而建成。 

  元代皇城初具规模,水利专家郭守敬受命兴修水利。他引白浮之水入海,使什刹海一下子成了交通要津。苏杭一带的物产,经大运河、通惠河抵京后,都要到达什刹海这个“北京古海港”。每日船来船往,不仅使整个城市的物产日渐丰富,更使得什刹海这个码头热闹起来,一跃成为繁华的商业区。赵子昂、施耐庵、关汉卿等文人墨客时常来此举杯小饮。诗人王冕看到宽阔的水面风吹波动,岸上酒船林立,不禁咏道:“燕山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 

  到了明朝,皇城扩建,通惠河道中阻,京杭大运河的船只无法通航至什刹海,古海港的功能随即消失,什刹海不再有船来船往,水面也随之减小。 

  虽然林立的酒楼少了,喧闹的戏班散了,可水色风光不变,什刹海反而多了一丝静谧雅致,由此引来高官贵族建王府,僧人道士造寺庙,名人雅士修宅第。或结社会友,或布道说禅,或小坐品茗,这里熙攘却不拥挤,繁华却不浮躁。到了清朝,王府与民居相融,民生平和,什刹海成了百姓们的游乐消暑之所。市民们酒足饭饱之后,提着鸟笼,带着蛐蛐儿,放下身段与名分,漫步于此,悠然自得,其乐融融。 

  什刹海是北京的水乡,素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的美称,旧日的什刹海更是云淡风轻,宛如一幅江南画卷徐徐展开。 

  蝉鸣鸟语的午后,绿丝绦轻抚水面,将如镜的湖面慵懒地掀起涟漪。垂者芸芸,荷香阵阵。数不清的人们在此临水观山,闲散怀旧;或是乘船游览,对酒当歌;抑或徜徉其间,信步在亲水堤岸上,木板路吱吱轻响,伴着一丝水汽氤氲,人仿佛行走在云朵之上,文人墨客雅致忽起,提笔挥毫。前有曹植在此“遥望湖边桑”,看“枝枝自相依,叶叶自相当”;后有明代文人李东阳直赞此处为“城中第一佳山水”;而纳兰性德的“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更是让无数游玩至此的人浮想联翩。 

  行至前海与后海的交界之处——银锭桥上,引颈西望,便可全观什刹海了:只见三五泛舟轻点湖心,碧波微漾,远方秀色如黛,西山轮廓依稀可见。清风拂来,带着初春嫩芽的气息,沁人心脾,引得皇帝也流连。就在1751年,乾隆把“银锭观山”一景钦定为燕京小八景之一。 

  “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所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正如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在《想北平》里说的,幸福在此触手可得。一阵悠扬的鸽哨,一缕清新的花香,一片悠然的小舟,一声京味儿吆喝……听着、嗅着、看着、想着,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