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京味文化

消失在北京城南的百年骡马市邮局

发布时间:2014-04-11 15:59:12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杨晓凤 

  2014年1月5日,《甲午年》邮票发行。当集邮迷直奔骡马市大街104号时,看到的是被围挡拦住的一片荒地。附近居民说,骡马市邮局在2013年年底被拆除,新设立的邮局位于菜市口南大街。1901年清政府在北京建立的骡马市邮局在2013年年底落幕。 

  骡马市大街在虎坊桥以西、菜市口以东的地界儿。明清那会儿,城里边的骡马交易市儿就在这儿。到了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这儿就成了南城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老百姓生活中的五行八作,差不离都在这儿能找到踪迹。 

  自打年轻时就在骡马市邮局当投递员的杨连崇也就是还记得,四十年前的骡马市大街特窄,上下也就两股道儿,将将容得下两辆车擦肩而过。地面铺的是方块石板,磨损得坑坑洼洼,车子走在上面,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两旁高台阶上都是一溜儿商店,卖菜、卖肉、卖酒、卖山货,还有饭馆和小吃店和杂货铺,相当热闹。 

  这骡马市邮局旧址在路南的高台阶上,也就是今天粉房琉璃街路口西边,一座青砖砌成的两层小楼特显眼。1968年,杨连崇退伍后就进了骡马市邮局,骑上二八自行车,开始穿胡同送信。他曾听老人们聊天时说,这邮局原来是家挺大的客栈,装饰洋气。前面是西洋式门楼,后面营业厅上下两层都铺着木地板。靠南墙是一排有年头儿的实木柜台,颜色倍儿黑倍儿亮。柜台还特高,别说小孩儿了,大人来寄信时都要踮着脚尖。屋里三个柜台不光能寄信、汇钱、邮包裹,还能拍电报。邮局本身没有报房,收的电报都要转给附近永安路邮局。穿过营业厅,后面还有个大院,院里那五六间屋子,分别是投递室、进口、发行室、办公室等。 

  杨连崇的这段回忆一点不错。《北京志·市政卷·邮政志》记载,1897年,清代邮政正式开办,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隶属清政府管辖的北京邮政总局分别在内城和外城设立了西四牌楼支局和骡马市支局。使骡马市邮局成为北京近代邮政史最早的两个邮政支局之一。 

  链接 

  百年骡马市邮局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北京邮政总局在骡马市大街路南大方栈内设立了骡马市支局。 

  1979年,因骡马市大街道路拓宽工程被拆除大部分邮局房屋。1988年6月,骡马市邮局再次为拓宽马路而让路,将原有局房全部拆除,向后推移建临时局房,位置在骡马市大街104号。2013年11月18日,骡马市邮局迁址更名为菜市口大街邮政所,位置在菜市口大街六号院底商。1949年2月,当时的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邮政接管处接管邮政支局时,骡马市邮局编号是15支局,局号一直沿用到1980年。1981年重新编号,改为52支局。骡马市邮局,服务面积8.9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8.3万人。 

  故事一·投递员 

  投递路上“捡”个媳妇 

  讲述者:邹凡勇 55岁 

  现任:骡马市邮局投递员 

  骡马市邮局投递的路段都是老胡同——米市胡同、魏染胡同、梁家园、椿树上头条、果子巷等曲里拐弯的。早些年胡同里还都是土路,赶上下雨天儿,每次出班都是一身泥汤子,自行车骑不动,只能推着走。福州馆一带是我的投递道段,一送就是八年多。 

  我这辈子当投递员最大的收获是在投递路上捡了个媳妇,至今想起来都乐得合不上嘴。那会儿投递员地位高,骑车在胡同里穿行,到了目的地,一脚踩着地,使劲吼一嗓子“报纸”、“拿戳”,院里的大爷大妈就麻利儿出来了,大夏天的,还会端出绿豆汤或者拿块西瓜。我还经常帮胡同里的姑娘买《大众电影》,帮孤寡老人代取个包裹,好事干得多了,一不小心就被丈母娘相上了。后来才知道,当时家住椿树二条的萧大妈一直暗暗观察我好一段,得出评价是“小伙子老实又热心肠,工作也踏实,长得精神”,于是就把闺女许给我了。我们投递员有不少这样“捡媳妇儿”的呢。 

  故事二·总务员 

  邮局房子里有棵树 

  讲述者:童嘉禄 76岁 

  曾任:骡马市邮局总务员 

  现在:退休 

  1988年,骡马市邮局第二次为骡马市大街道路拓宽工程让路,本来已经很狭窄的邮局房屋更加紧巴,翻盖房子的时候,作为总务员,连一间库房都没有。为了保障生产,施工队在过道最南头垒砌了一间四平方米的总务室,算是邮局史上最小库房了吧!最幽默的是,这最小库房的主人不是我,而是棵树。 

  原来,盖房子时,一棵一抱多粗的树怎么也让不出来了,按规定没手续又不能伐掉,只好盖进屋里,形成了一个类似天井似的房间。还记得一张一头沉的写字台往屋里搬的时候居然进不去,是大卸八块后搬进去在屋里重新组装的。别看北京下过那么多次雨,邮局的老房子也漏过多次,唯独我这间库房,从来都安然无恙。 

  别看库房不大,办公用的家伙什儿一样不少,各类单据一应俱全,为邮政生产当好后勤是我的职责。就在这间四平方米的房子里,我和老树共同生活了八年,直到退休。 

  故事三·营业员 

  诗人刘湛秋为我改稿 

  讲述者:曲阳 44岁 

  曾任:骡马市邮局汇款台营业员 

  现在:北京西区邮电局工作人员 

  1989年从邮政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骡马市邮局。骡马市邮局老师傅多,待人热情。工作没俩月我就发现,来这儿办业务的大都是回头客,上月来汇款的这月还来,这月来寄信的下月一准到,时间一长,大伙儿都熟络了。我在汇款柜台独立盯岗,经常有一位老先生来取汇款,一看证件和汇款单才知道,这老先生叫刘湛秋,是位诗人,来邮局取稿费。他每次都是来去匆匆,目不斜视,沉默寡言,一本正经。后来,听投递员说,道界内的虎坊路甲十五号就是《诗刊》编辑部,他就在那儿上班。 

  有天中午,赶上他又来取汇款,我偷偷把涂鸦的几首小诗拿给他。记得他当时眼前一亮,双手接过来很认真地一页一页读。后来怎么评价的,如今早就忘记了,记得都是些鼓励的话,还改了其中一两个诗句,令我非常感动。此后,刘老师再来的时候还给我带来他的诗集,给予我很多激励。遗憾的是,没多久我就离开了骡马市邮局,也没有成为诗人,想来很对不起他当年的鼓励。 

  故事四·内勤 

  为几千封瞎信找到家 

  讲述者:杨连崇 70岁 

  曾任:骡马市邮局投递员、内勤 

  现在:退休 

  1968年,我退伍回到北京分配到骡马市邮局送信。 

  骡马市邮局投递道界东到虎坊桥,西到菜市口,往南到陶然亭公园北门,北边到宣武门路南一带,一共分了十二个投递道段。上班没多久,十二个道段我就全熟了,当上替班员,谁休假我都能顶上,一点没问题。那时候投信送报要求手到手,不能直接投用户信箱里,所以胡同里各家人我都认识。比如米市胡同43号是康有为故居,里面住进上百户人家,谁家孩子是上山下乡的、谁家农村亲戚多、谁家家信固定月底到,大都记得八九不离十。 

  后来不送信了,做内勤,专门批瞎信。投递员每天回班,各个道段有“地址不详”“迁移新址不明”“地址有误”的信件都会交到我这儿。我的任务就是给这些瞎信找到家,比如,原来的南华东街、南华头条、二条、三条如今统一改成了南华里,还有人不知道地名变更,仍旧写原来的老地址。有的投递员不了解,直接交给我,我就重新批注准确地址,安排邮递员继续投递。那居民收到信后的激动劲儿就甭提了,先拆信,然后才顾上道谢,就像书里描述的那样千恩万谢的。细细想来,那些年救活的瞎信至少也有几千封了。 

  故事五·顾客 

  老邮局里自钉木箱寄包裹 

  讲述者:于京生 60岁 

  现在:退休 

  1976年我家从广安门外搬到福州馆街,从此跟骡马市邮局算是结了缘。 

  那时河北老家有老家儿,每月都写信、邮钱、寄包裹,每月得去邮局好几趟。记得邮局有位李师傅工作特认真,寄包裹时检查得一丝不苟。寄包裹时包装最重要,当年都是自备包装,寄糖、茶叶、衣服就用旧衣服、旧床单包裹。要寄药品,就钉个小木箱,三合板五合板的还不牢靠,必须要原木的才合格。邮局里还都预备着钉子锤子,营业员检查完了直接帮着封箱了。老家也常常回寄包裹,无非就是些花生、大枣、粉条之类的土特产,但每次收到,心里还是暖洋洋的,一种被惦记的温暖。 

  如今经济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什么都不缺了,我们老两口也不再常常跑邮局了,反倒有了一种失落感。 

  (作者为中国邮政作家协会会员)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