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南
清明祭扫,这是流传几千年的习惯了。它就像是一根纽带,联系着生者与死者的感情。中国人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的国家,而对先人的崇拜早已渗透到我们的骨子里。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相传始于介子推,此公曾用股上之肉救了晋公子重耳,重耳当国君后,让人请介子推出来做官,老介誓死不从,背着母亲逃入绵山。有人献计,用大火逼老介出山,但等大火烧完后,人们发现老介和母亲已被烧死在一棵老柳树下。故事有点恶心,且漏洞百出,老介自己清高不出山也就罢了,何必搭上老母性命。不过这就一个传说,没必要计较,也就姑且信之吧!
在古代的时候,清明其实是和祭祀、踏青游春联系在一起的。初春是一年之际大地复苏的开始,祭祀是后人表达对先人的纪念,而游春则是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由于墓园大多都在郊外,所以祭奠伴随郊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宋理学家程颢在《郊行即事》一诗中说:“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除此之外,清明还和酒联系在一块,杜牧的那首尽人皆知的“牧童遥指杏花村”自不必说。我想清明之所以和酒能搭上关系,大概也是因为是“雨纷纷”的季节,催人幽思,雨在思念先人的时候,会显得格外惆怅,而喝酒也是为了排遣这种情绪。
各地清明的习俗其实大不一样。在北京清明节这一天过去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在过去老北京有很多城隍庙,在每年的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并有很多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而放风筝,到颐和园、潭柘寺踏青赏花,更是老百姓喜爱的清明节的活动。
而在江浙一带过去也有去城隍庙祈愿的习俗,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了,一般就是吃“青团”。我们小时候因为生活贫困,一到这个时候,就天天盼着清明节来临,可以吃到难得吃到的豆沙青团,现在多是为了怀旧才吃它。而我们的孩子们,却很少有喜欢我们少年时候的美食。他们可能会吵着要吃肯德基,但很少会吵着要吃青团,美食成了不受欢迎的堂下客,而“垃圾食品”却成了座上宾,这种转变让人始料不及,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我们多少还保存着一张会品尝自然的嘴,不喜过多人工干预的食品,喜欢原汁原味。孩子们已经演化为一张“化学”的嘴,不太理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这是有些可惜的。
而清明上坟祭奠,乡村或许还传承古时候的习俗,城市则多有简化。据日本中川忠英编著的乾隆时代中国福建、浙江、江苏一代的民俗记录《清俗纪闻》一书,春祭条目记载:“祭奠仪式为:于前一天整备三牲祭、糕点、鲜果菜蔬等供品。洁净后,置于食盒或竹篮中,持往墓地。……在各祖先墓前置桌,摆放香炉、烛台,燃烛拈香,将供品盛在瓷器中上供。”
现在城市人中,年长的,比如我父母一辈的老人,虽然已经简化了,不会拿着三牲去上坟,但还是会拿着酒菜、蜡烛、纸钱去祭奠。而我们一般就是一束鲜花,这种习惯的改变是一种进步,就如老人不拿三牲也是一种进步一样。因为每次去公墓祭奠,总是被四周的烟雾呛得涕泗交流,不客气地说,有些乌烟瘴气的。寄托哀思,其实在于心念,不在于具体形式。
清明祭奠,踏青其实是最好的互动。既不忘先人,也珍惜自己的生活。人如果生活得美好,想必先人也会为之高兴。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