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1931~1952),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特级英雄。1931年1月18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兴发乡(今继光乡),一家四口租种地主薄田,终年劳苦不得温饱。1941年其父黄德仲因贫困交迫借了地主一担清油,到期无力偿还竟被活活逼死;他被迫给地主放牛抵债,受尽凌辱。1948年4月,有人打死甲长胡世凤之恶狗,胡竟威逼他背死狗游乡,使他万分愤怒。
1949年12月,中江解放,他和穷苦人一道翻了身,积极参加农民协会,减租退押时当武装队员,站岗放哨,捉住逃亡地主杨永刚,搜出保长顾远福私藏的枪支弹药。因工作积极,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3月,他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的号召,积极报名参军。7月,到志愿军某部二营六连当通讯员。眼见朝鲜断壁颓垣的村庄,弹坑累累的道路,枯树焦土,满目疮痍,激起他对美帝的无比愤恨。在军营中,他不仅苦练杀敌本领,而且还挤出时间帮炊事员打柴、挑水,帮军械员领发弹药,帮电话员整理电线,帮卫生员抢救伤员。1952年7月,荣立三等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0月6日,调某部二营当通讯员。14日凌晨,美帝为挽回败局,发动“金化攻势”,在上甘岭附近不到四平方公里的高地上,投入六万多兵力、三千多架次飞机、一百二十辆坦克、三百多门大炮,连日不断向我方阵地发起进攻。19日,六连指战员在激战几昼夜后又奉命于拂晓前夺取零号高地。下午5时30分,六连迅速穿过敌人火力网,占领了零号高地前沿阵地——六、五、四号高地。在激烈战斗中,他随营参谋长张广生赶到六连,决心预期拿下零号高地。零号高地在一个十来米宽的山梁上,两侧是陡岩,敌人中心火力点的地堡筑在高地石岩上,两侧又有七八个地堡构成环形防御工事。六连连长万福来把战士编成几个小组,分头爆破,很快炸掉几个地堡。但爆破战士除两名重伤外,全部壮烈牺牲。连长急得满头大汗,提起一个手雷翻身跳出工事。在这紧急关头,黄大声喊道:“首长不能去,把任务交给我!”六连通讯员萧登良、吴三扬也喊起来:“把任务交给我们!”这时,营参谋长张广生命令黄继光代理六班班长,率领萧登良、吴三扬完成爆破任务。此刻黄非常激动,立即和萧、吴利用照明弹的明暗间歇,向敌人阵地冲去。离敌人中心火力点约30多米处,指挥吴正面掩护,吸引敌人火力,他和萧一左一右迅速前进,把敌人中心火力点下残存的两个地堡炸毁。吴英勇牺牲,萧负伤倒地。黄强压怒火,从山坡右侧向中心火力点爬去。离敌人只有八九米时,他举起手雷向敌人火力点砸去,敌人的机枪、火箭筒一齐射来,他受伤倒地。又忍痛拖着沉重的身体,艰难地爬行。接近火力点时,刷地挺身甩出手雷,敌人的机枪随着一声巨响哑了。我军跃起冲锋,刚上山梁,敌堡另一个枪孔又发出狂啸,战士被阻。20日晨,天色渐亮,他被敌人的枪声从昏迷中震醒,又艰难地拖着左腿向前蠕动,快靠近敌人中心火力点时,猛地一跃而起,张开双臂,扑向敌人正在喷火的机枪口……霎时火舌熄灭。战友们高喊“为黄继光报仇”,怒狮般地冲上零号高地,全歼敌人1200多名,夺取了上甘岭战役的伟大胜利。指导员冯玉庆把他从地堡的机枪口上抱起来,他身负七处重伤,胸部被打成拳头大的洞口,在他爬向敌堡的路上留下一道血痕。
1953年1月14日,中江县各界人民3万余人,在公园广场隆举行黄继光烈士追悼大会。
1953年3月3日至6日,沈阳各界人民2万余人为烈士举行追悼安葬仪式,立墓于该市志愿军烈士陵园。3月30日,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根据黄继光生前的请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授予“模范团员”的光荣称号。4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委员会授予黄继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同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黄继光生前所在的石马乡(1951年析兴发等地新建乡)命名为“继光乡”。1962年10月20日,以中江文庙改建的黄继光纪念馆开馆。1977年将继光乡附近修建的中型水库命名为“继光水库”,1984年3月中江县人大决定在县城东郊魁山西麓新建“黄继光纪念馆”,1987年10月竣工开馆,成千上万的人常年到此缅怀先烈,学习英雄。
德阳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德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838-2304963 E-mail:dystbx@126.com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