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俗文化

中江花石工艺

发布时间:2014-11-19 15:01:57

    中江花石产于中江县城小东河和凯江的河床河滩,分为文石和棋石两种。因以龟纹、菊花纹为多,所以又称菊花石。据《中江县志》记载:“文石,产玄武(古代中江县名)山圣泉(今南塔脚下)。初,有掘地得石,纹成龟蛇之状,群惊曰:‘此玄武之神昭其灵也’。”又有记载:“采者宜雨后觅之,则形倍分明。”

    中江花石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隋朝时,有一年的农历九月十一日,中江百姓为美丽善良、专为民间解除疾苦的白塔仙姑庆祝生日,西王母派天上的七仙女散花,霎时,中江县的凯江流域花雨缤纷,鲜花飘进河里,印在石头上,变成化石。因当时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所以中江花石多为菊花石。

    现代科技揭开了中江花石的神秘面纱。原来中江花石是地壳自身运动变化的产物。一百多万年以前,当四川还是一片内海时,这里生活着一群美丽的海底珊瑚、贝壳类生物,后来的地壳运动,使这片内海变成了内陆盆地,海底生物们被埋到了地下,随着时间的延续,变成了包裹在鹅卵石中的化石,再后来又被河水冲刷,露出地面。在烟雨茫茫的凯江,不时有打渔人、掏沙捞石者拾得绝好的花石。

    中江花石在全国众多奇石中独树一帜,其石质上乘,软硬适度,纹理清秀雅致。 品种较为丰富,传统上有花瓶、手镯、戒指、墨砚、镇纸、烟具、图章以及珍珠蛙、褐色龟、游鱼、狗、羊、马、牛、狮等工艺品。现在又制作出茶具、酒具、座屏、台灯等。由于原材料的稀缺,所以花石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现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清末时期,中江花石文化进入一个高峰期。至民国初年,在中江县城沿凯江一带的顺河街,已有二三十户人家加工、出售花石。形成远近闻名的花石街。在当时众多花石艺人当中,“涂花石”尤为著名,由中江县人涂孝臣所创,如今已传了三代。“涂花石”制作的奔马、乌龟、青蛙等花石动物,千姿百态、神韵生动,具有珍贵的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1957年7月25日,涂孝臣还出席了中华全国第二届手工艺人代表大会,在北京怀仁堂受到周恩来、朱德的亲切接见,这段历史至今让涂家人引以为豪。受父亲涂孝臣花石加工手艺的影响,涂心治取材花石,依花石纹理雕刻出印泥盒、笔架、砚台等同时具有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物件。此外,涂心治在传承父亲涂孝臣技艺的基础上,还对工艺进行了改进。拿“涂花石”工艺品中最常见的乌龟、青蛙来说,涂孝臣所做的乌龟、青蛙无眼,其大多追求神似,较多写意。而涂心治所做的乌龟、青蛙被点了眼,且雕琢得更为生动写实一些。虽然花石曾给涂家带来无限荣誉,但年轻的一代毕竟不同于老一辈艺人那样对花石“用情专一”。作为“涂花石”第三代传人的涂山,年轻时并未曾真正想过继承花石加工这门手艺。目前,加工花石也只能算是他的一门“副业”。工作之余,他会在自家的工作室里,细细打磨一两件花石出来。

德阳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德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838-2304963 E-mail:dystbx@126.com

华夏经纬版权所有